趙啟明和靜安公主是關係融洽的鄰居,也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這在東鄉侯府和靜安公主的外宅,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即便老天爺,也被靜安公主和趙啟明之間純潔無暇的友誼所感動,讓獨自去往江都赴任的趙啟明,和孤身前往江都探親的靜安公主在函穀關相遇,如此巧合的事情,就這樣在上天的安排下發生了。
意外的發現了靜安公主的車隊,趙啟明覺得很是驚訝,但是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也讓他欣喜,他主動走到靜安公主的車隊前,激動的和靜安公主行禮。
靜安公主也沒想到能在函穀關遇到在長安的鄰居。考慮到兩人之間春節的有意,彼此也都是孤身漂泊在外同鄉,靜安公主不忍趙啟明受風餐露宿之苦,便邀請他結伴同行。
趙啟明自然是感激涕零,然後欣然同意,加入了靜安公主的車隊。
這就是趙啟明和靜安公主昨天夜裏商議好的劇情。
靜安公主覺得這劇本寫得太過浮誇,在“意外相遇”時對趙啟明充滿了嫌棄,沒有表現出演員的職業修養,但好在不合格的演員是坐在馬車裏的,外麵的人看不到靜安公主的表情,而作為男主角的趙啟明有著斬獲奧斯卡的演技,用充滿情感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生動的演繹了漂泊在外的苦命人,在遠離家鄉的地方遇到故人的情緒變化。
連秦文也在事後感歎的說道:“沒想到能在函穀關遇到長公主,這可真是交了好運了,隻要跟著長公主的車隊,接下來的路上最差的也該住在行館,要是能跟著長公主接受宴請,說不定還能感受王公貴族的鍾鳴鼎食。”
“瞧你沒出息的樣子,東鄉侯府難道不算王公貴族?”趙啟明騎在馬背上,聽到秦文的話有些不悅:“即便侯府勤儉持家,沒有讓你試過鍾鳴鼎食的滋味,平時也沒有缺衣少食,也算見過世麵的人了,這次跟著長公主不能給我丟人。”
說這話的時候,趙啟明跟著靜安公主的車隊,正經過關樓。秦文接受了趙啟明的教育,便拿著文書讓當地的守衛放行。靜安公主的車隊不受此限製,趙啟明便混進靜安公主的車隊。
函穀關的關樓雄偉壯麗,靜安公主去年去江都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了,但是再次路過此地,還是忍不住讓車隊放慢速度,然後打開車簾,欣賞這函穀關的壯麗。
“夫君可知道‘老子’?”靜安公主坐在馬車裏,看著著麵前的山穀,將趙啟明騎著馬跟在旁邊,附近也沒有旁人,便跟他聊了起來:“當年老子也曾途經此出,不過當時的老子是西出函穀關,我們卻是東行。”
趙啟明跟在馬車旁邊,此刻也在打量著麵前的路,聽到這話便朝靜安公主說道:“你說的這個‘老子’,是‘無為而治’的那個老子,還是‘我是你爹’的那個‘老子’?”
靜安公主白了眼趙啟明,沒有理會他的油嘴滑舌,但也重新換了個稱謂:“聽說老聃西出函穀關,自此之後便不知所蹤,但當時此地的守將尹喜,在老聃出關之前曾經當麵請教,老聃便在函穀關停留數日,寫下了道德經,成為流芳百世的道家經典。”
“道德經是在函穀關寫的?”趙啟明還沒聽過這個典故,他隻知道函穀關是戰略要地,在這裏曾經發生過很多戰爭,沒想到這裏還裏還跟道家學說有所淵源,如此說來也算是文化名勝了:“可惜我沒帶相機,不然能在這裏留個影,以後拿出相片就能告訴別人,這是老聃同誌失蹤前最後出現的地方,肯定很有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