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製定關稅之前,當真征求過海運商人的意見?”靜安公主坐在樹蔭下,看著趙啟明起草的關稅紀要,表情很是不解。
趙啟明帶著李文泰等人參觀完了江都碼頭和船廠,便立即開始著手製定關稅,最近這些天在海事監沒出來過,等到關稅製定有了初稿,他便來到靜安公主的大宅,除了關稅的製定要征得靜安公主的同意之外,也是為了能吃頓好的。
海事監的廚子手藝太差,趙啟明也不能親自動手下廚,最近的飲食讓他產生了產生了辭官回鄉的想法,哪怕現在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靜安公主隻是讓廚房煮了條魚,但做飯的老媽子是靜安公主從長安帶來的,做魚的手藝可以和東鄉侯府的張嬸媲美,趙啟明自然是吃的狼吞虎咽:“哪裏沒看明白,說出來我給你解釋。”
“慢著點吃,這不是大鍋飯,沒人跟你搶。”靜安公主看了眼趙啟明,然後坐在他的對麵,繼續看著關稅的紀要:“別的不說,木材落地便征收五成的重稅,這難道也征求了本地商人的意見?”
趙啟明拿起勺子,用煮出來的魚汁泡飯,然後直接拿起勺子吃起來:“你應該知道,那些江都商人參與南洋海運,主要就是為了那些木材吧?”
“這還多虧了流金閣做出來的那些文玩,讓南洋的珍貴木材奇貨可居,原來隻是在長安城有文玩生意,現在都已經傳到了南方,市場上對珍貴木材的需求很大。”靜安公主抬起頭來:“南越的珍貴木材有價無市,江都的商人才會趨之若鶩,這也是眼下南洋海運的支柱,夫君如果對木材征收重稅,隻怕有損本地商人的利益。”
“你的立場有問題。”趙啟明吃著魚汁泡飯,搖頭晃腦的說道:“別忘記了,南洋海運事關國策,朝中文武官員支持南洋海運的初衷,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物資,那些木材做出來的文玩,是文人騷客蜂擁風颯時拿來賞玩的東西,既不足以果腹,也不能解決民生需求,這種東西當然要限製。”
“夫君的意思是說,要打壓木材生意?”靜安公主明白了趙啟明的意思,然後笑著道:“少府能多收關稅,國庫能多存糧食,妾身當然是願意的,隻怕當地商人鬧情緒,成了海事監的麻煩,影響南洋海運的大局,到時候隻怕適得其反。”
“這你就放心好了。”趙啟明不在意的說道:“南洋的木材供不應求,即便征收五成的重稅,也仍然是暴利行業,那些木材離開江都到了北方,馬上就能以成倍的價格進行交易,江都的商人還有很大的利潤空間,我確定五成關稅就是征求了本地商人的意見後才確定的。”
“如此說來,那些商人已經同意繳納五成重稅?”靜安公主感興趣的說道:“控製木材的交易,適當的打壓也是應該的,但夫君說過要在關稅上適當減免,以鼓勵本地商人參與南洋海運,如果南洋來的貨物都征收重稅,鼓勵南洋海運的目的怕是要落空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貨物都征收重稅,你接著往下看就知道了。”趙啟明吃完了魚汁泡飯,便放下手裏的筷子,舒服的躺在椅子上:“盡管木材要征收重稅,但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如此,比如說從南洋來的糧食,關稅直接就免了。”
“糧食免稅?”靜安公主看著手裏的紀要,若有所思的點頭,然後笑道:“夫君沒忘記發展南洋海運的目的,以免稅的方式鼓勵糧食進口,相信很多商人便會開始著手糧食生意。”
“南洋的木材雖然是暴利,但是原材料有限,不是誰都能拿到貨的,有的商人拿不到木材,就會選擇其他的貨物,免除關稅的糧食自然會成為他們的首選。”趙啟明看了眼靜安公主:“可惜免除關稅之後,少府就要少賺很多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