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願山(2 / 2)

司空玄珞趕人的心表達得太直白。大皇子看他一眼,含笑走了。

也不管趙淩戈什麼反應,司空玄珞拉著他就跟上。

用完冗長的午膳,各宮的主子都回處所裏歇著去了。等他們醒來,賞玩下風景、看看戲班子表演,就差不多可以用晚膳了。

趙淩戈和甘念芸的比試放在遊春宴的壓軸環節,是用膳後才進行的。眼看下午無事,司空玄珞跑著去找到大皇子,給趙淩戈告了個假,令隨從牽來兩匹馬就跑了。

北願山由傳說而得名。說是當年在這裏,有一個名願的仙女下凡,偶遇了一位俊少兒郎。兩人墜入情網,卻為天地所不容。天帝降旨治罪,沿著這山腳裂開一道鴻溝,從天而降傾瀉出洪水,流向人間。少年不忍因一己之錯,牽連百姓,於是跪在這北願山頂,向蒼天懺悔求罰。混沌天開,天帝派來雷公來給予五雷轟頂的刑罰。

一道電閃,雷聲轟鳴。正當少年滿心求死的時候,仙女從暗處跑了出來,飛身而上,直衝五雷而去。轟鳴聲過,一團紫氣冒出,原來那五雷轟在仙女身上,當下破了她的仙格,七魂六魄隻餘一魂一魄。少年悲痛欲絕。雷公眼見刑加於仙,慌忙取下靈丹,將那一魂一魄納入其中。

此時,仙女隻剩一具肉身,魂魄皆散。少年將她肉身埋在山頂,不料這埋葬之處不兩日就長出一棵參天木棉,又過兩日開出火紅的團花。少年自知仙女靈氣未散,便在這木棉樹前許下三個誓願。

一是災難褪去。這願望說出口,那從天而降的洪水就停了。

二是人間無禍。這願望說出時,蔭蔽多日的烏雲散去,人間重見天日。

三是來世再遇,遭遇再多苦難,也要牽手一生,幸福白頭!這話一說,那滿樹團團的木棉花,紛紛飄落,好似女兒的淚一般……

這以後,這座山就叫三願山。又因地處國都以北,所以也叫北願山。

此時,春天剛回暖,北願山頂也已經是漫天火紅。在枝頭盡情燃燒跳躍的木棉花,在微風吹拂下,更是靈動活潑。木棉樹下的小小山包,被認為是叫願的仙女埋葬之處,豎了一塊碑。灰石紅字上寫著“奈何情深”四個大字。

趙淩戈默默走過去,細細看那碑石上的落款。他剛要伸手去摸那碑,肩上就落下一隻手,司空玄珞笑著開口:“怎麼,第一次來?”

趙淩戈點點頭。這北願山如今是皇家苑地,哪裏是隨便個小老百姓就能上來的?

司空玄珞衝著碑抬抬下巴:“別看了,是聖武帝所題。”

趙淩戈一驚,麵露遲疑:“當真?”

司空玄珞沒好氣地說:“這誰敢杜撰?宮裏明文記著呢!也是那以後,這裏變成皇家之地,山上圈圍做狩獵場,山下做行宮。以往,這裏是青年男女求姻緣的聖地。”

聖武帝?五行之亂,火之願,奈何情深……

趙淩戈腦中一時多個念頭集聚,竟分辨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突然想到那個傳說,那道劈在皇宮上空的閃電……

“明文?你可見過?”

“那是當然。”司空玄珞抬手碰碰碑石上的字,手指沿著“奈”字一筆一劃地描摹:“小時候和玄珮一起念書,總喜歡在書房裏找些稀奇古怪的書看。後來知道掌書太監那裏有曆代皇帝每日記錄留存本,兩個人商量著偷偷躲在書房裏翻出來看。這個就是上麵記著的!”

“聖武帝似乎並不愛題字……”民間留存的各類禦匾,唯獨聖武帝年代沒有。

司空玄珞點點頭,隨即笑道:“這也並不難解。許是這個傳說故事剛好觸到聖武帝心裏。奈何情深,可不是!”

然而,他偏偏把這北願山劃為皇家之地,不再讓人隨意涉足。這樣的奇怪行狀,不得不讓人懷疑!難道,當年的火之願,真的如傳說,真實身份是聖武帝的妃子?

想到這裏,趙淩戈脊背就是一涼,若真是如此,那火之願到底是自願求死,還是被迫……

司空玄珞朝四周望望,搖了搖頭:“多年人跡罕至,這裏茅草叢生,哪裏還有那書上寫的求姻緣者不斷來的熱鬧!為上者的心思,誰知道。總歸老百姓是少了個可以求神的地方!”

“走吧!”趙淩戈沒有繼續深想,提議道:“一來一回也要時間,我們也差不多回去。”

“也好。下次找機會,我們再來這裏狩獵。我已是許久未來,不知道箭術是否生疏到不能看了。”

兩人走到一旁,從樹幹上解下韁繩,跨馬而走。

行宮裏,正在布置晚宴。

排成長隊伍的宮女太監手捧美酒佳肴,安靜地呈送上去。杯盞輕放,愣是一點聲響也沒有弄出來。

趙淩戈百無聊賴,雙眼轉來轉去,找尋些趣事。轉著轉著,他就注意到一個本不該出現在這裏的人。

“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