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靈兒錘了錘發酸的肩膀,“終於把蘿卜拔光了,現在就把它們弄出去,中午好做菜。”
“不行,”莫長歌並不讚同,“這麼多蔬菜,要如何向人解釋?”
“額!”也對哦,白靈兒隻顧著高興,顯然忘了這一點,“可大家總得吃東西啊。”
“先拿一小部分出去,就說是城裏找到的餘糧,等吃了一些,再慢慢補上。”莫長歌想了個還算說得過去的理由。
“那就按你說的辦。”
在商量好後,兩人找了個竹籃,隻帶了幾十根蘿卜離開空間。
莫長歌找到黎叔,說是隱衛在城中廢棄的菜市場尋來的食材,數量不多,但聊勝於無。
黎叔樂得合不攏嘴,立馬進了廚房,想親自下廚給王爺做一桌蘿卜宴。
“別忙活了,本王還不餓,這些留著中午給百姓加餐。”莫長歌及時阻止了他,現在是非常時期,他不願玩特殊化。
時至正午,衙門的廚房裏還在忙碌地為百姓準備午膳。
昨夜出城挖野菜的隊伍,已經歸來,一個個風塵仆仆的,臉上、身上占滿了泥土,模樣很是狼狽,哪還有昔日在京城中的威風?
“王爺。”李尤滿載而歸,剛踏進衙門,就歡天喜地找到莫長歌,想讓他看看自個兒的收獲。
“這些都是在附近挖到的野菜,應該夠撐上一天兩天了。”
漠河附近叢林頗多,四季如春,十分適合野生植物生長。
他們這一去,竟裝了滿滿兩背簍的野菜回來,而且還找到不知是那戶人家逃走的野雞,在林中下的雞蛋。
李尤沒藏私,將雞蛋交給莫長歌。
“微臣等隻能找到這些,委屈王爺了。”
堂堂一國王爺,卻要跟著他們吃野菜,唯一能加餐的,就隻有這兩顆雞蛋。
莫長歌沒抱怨過半句,但李尤心裏總覺得不是滋味。
“留著加湯裏給將士們吃。”莫長歌搖搖頭,謝絕了他的好意,“本王平生最討厭的,就是這雞蛋。”
李尤哪會信?王爺分明是不肯吃獨食,掛記著旁人。
雲國能有這樣一位王爺,是天下黎民的福氣啊。
他微微紅了眼,對莫長歌肅然起敬。
中午吃飯時,李尤特地去了趟廚房,按照莫長歌的吩咐,把雞蛋加到湯裏,可分量最足的那碗,他卻親手送來,盛給莫長歌。
城中的糧食問題初步得到解決,每日解毒也在繼續,所有人心裏都鬆了口氣。
三日後,前往鄰鎮征集糧食的隊伍,終於抵達,一袋袋厚實的大米運送進城,百姓們站在城門口,興高采烈地歡呼著,雀躍著。
他們不用再擔心會挨餓了。
一些婦女激動落淚,他們絕望了太久,總算盼來了希望。
而這一切,都是十王爺給他們帶來的。
也不知是誰起的頭,百姓們自發朝衙門走來,在門外的空地上跪了一大片。
“十王爺!”
“十王爺!”
他們哽咽地喚著、叫著,心裏充斥的感激之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主人,你聽見了嗎?”空間裏,白白興奮地跑到靈泉池邊,伸手拽住白靈兒的衣擺,“那些人在叫二呆呢!”
“你在這兒看著,我出去瞧瞧。”靈兒看了眼池中正在解毒的婦女,吩咐白白看人,自個兒則離開空間,跑到門外。
如山呼海嘯般的呐喊,從高牆外傳來,聲勢浩大,震得白靈兒有些耳痛。
她偷偷繞到前院,站在長廊下,眺望著門外密密麻麻的百姓。
“好多人啊。”城裏幸存的人都來了。
那一張張感激涕零的麵龐,震撼人心。
白靈兒還想多看一會兒,但白白說池子裏的人,毒解了。
她不敢在外邊逗留,慌忙回到房間,把人帶離空間。
聚集的百姓在衙門外跪了很久,莫長歌幾次派人黎叔來讓他們離開,卻沒一個願意走的。
這些淳樸的百姓說不來太好聽的話,他們隻能用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向恩人致謝,莫長歌最後沒了辦法,隻得親自出來,他一現身,連話還沒說,就被激動的百姓包圍。
“十王爺,多虧有你,你是咱們的大恩人。”
“王爺,您的大恩大德,我們會永遠記在心裏。”
“王爺”
七嘴八舌的話語,如潮水將莫長歌淹沒,饒是他,也難抵擋百姓的熱情,好不容易才把百姓安撫好,從人群中成功脫身時,身上的衣袍已被扯出了一道道褶皺,就連羽冠,也歪了。
莫長歌低目掃了眼自己狼狽的儀容,苦笑道:“太受歡迎也不是件好事啊。”
黎叔站在廳外的台階上,低頭偷笑。
莫長歌回到房裏,重新換上件整潔的袍子,回想起方才被圍追堵截的滋味,他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這種事今後還是別再有的好。
他真適應不了,被百姓熱情包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