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鬼湖拉昂措分開的究竟是誰?”林軒隨著堂娜的思路繼續問。
“我猜應該是蟲洞。”堂娜回答,隻是她的語氣並不確定。
即使是全球頂尖的物理學家,談及“蟲洞、黑洞、白洞、時間流、時光倒轉”等問題時,也會變成這種語氣。那些理論太先進,與人類現有的認知範疇脫離太遠,所以很有可能任何準確的描述都是謬誤,是若幹年後被人嘲弄的笑柄。
昔日的“日心說”與“地心說”之爭到了如火如荼之時,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並把它傳遍歐洲,被世人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道者。他由於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地心說,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遂於1592年被捕入獄,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百年之後,“日心說”成了宇宙真理,而布魯諾已經屍骨無存,成了曆史教科書上的殉難者符號。
今日,不管堂娜是確定蟲洞存在還是否定蟲洞存在,都無確切的鐵證支持。
“為什麼這樣說?”林軒仍然感到困惑。
他看得出,堂娜也同樣困惑。
鬼湖拉昂措一戰,俄羅斯間諜、組織都沒占到上風,真正得益的,反而是如今已經死於鏡麵前的高原王駱原。
“我躍入湖中,那水中的裂縫就合攏,大水將我包裹其中。我感受到遠處傳來強勁的吸力,自己根本無法抗拒,隻能隨波逐流而去。其中有一段,我攀住水底石頭浮出水麵,證實自己是在一條急速奔流的水道內……”
趁堂娜停下喘息之時,林軒插話:“薩曼莎收到了你傳出來的視頻訊號,後來呢?”
堂娜接下去:“後來,空氣之中也充滿了吸力,我身不由己地飛速前進,便到了這裏。你要知道,這裏充滿的並非海水,而是……而是……”
她停下來,觀察林軒的表情,才慢慢地說出最後兩個字:“以太。”
“竟然是這樣?竟然是這樣?”林軒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努力保持鎮定,但當堂娜親口說出“以太”這兩個字的時候,他還是深深地吃了一驚,因為那種東西根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裏,而應該位於所有尖端物理學家們的理論假象之中,或者是處於歐美各種頂尖物理化學實驗室中。
以太,是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所設想的一種物質,它是物理學史上一種假想的物質觀念,其內涵隨物理學發展而演變。該詞彙是英文Ether或Aether的音譯,古希臘人用它來泛指青天或上層大氣。在亞裏士多德看來,地球上的物質元素除了水、火、氣、土之外,還有一種居於天空上層的以太。在科學史上,它起初帶有一種神秘色彩,後來人們逐漸增加其內涵,使它成為某些曆史時期物理學家賴以思考的假想物質。
簡而言之,“以太”不是真實存在的,看不見,摸不著,感覺不到,與空氣近似,但又絕對不是指空氣。
歐美玄學家經常用“能量場”來近似地解釋“以太”,總算是勉強被世人接受。
林軒了解與“以太”相關的各種理論知識,但他無法讚同堂娜的話,因為迄今為止,“以太”物質並沒有被科學家發現並賦予正式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