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必敗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雕像不願意愛娃做城破的殉葬品,這也是他此生唯一能為她做的。
那藏僧答:“不能,這不是你我能決定的,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定數。你隻有二十四小時做決定,我等你。二十四小時,這也是敵人發動總攻的最後期限。如果延遲,我們都會死在這裏。”
於是,在柏林之圍的最後二十四小時裏,雕像一直把自己跟愛娃關在房間裏,反複討論離開危城的問題。
雕像沒有重複敘述討論中的那些冗長重複的情節,隻把最終結果講出來:“要走都走,要留都留。”
外界一切傳聞都是以訛傳訛,根本不足以描述出雕像、愛娃之間的複雜感情。
在今日的林軒看來,二戰歐洲柏林之圍相當於中國古代楚漢爭霸的垓下一戰。
昔日霸王與虞姬帶領麾下僅存的數千人被困,霸王如果單槍匹馬闖出去,必定易如反掌,但他心裏牽掛虞姬,非要把自己的女人一起帶出去。這種難以割舍的糾纏,就斷送了江東數千弟子的性命,也令虞姬在刀兵四起的長夜裏自刎身亡。
霸王之敗,敗在鐵血英雄不舍柔情,亡在一個“情”字上,給中國的後世人留下了“英雄難過美人關”的箴言。
雕像之敗,則是敗在野心太大,妄圖老虎吞天,最終力不能及,折戟沉沙。
同樣是梟雄,同樣擁有爭霸天下的力量,但其結局卻是完全一樣,在上升中陡然隕落。
“後來,你殺了那藏僧?”林軒問。
柏林城破,蘇聯克格勃殺入總理府的地下室,意外發現了一具藏僧的屍體——這已經成了不解之謎。
雕像微笑起來,搖搖頭,又點點頭。
“愛娃殺了那藏僧?”林軒又問。
“那是一個意外。”雕像回答。
林軒皺眉:“意外?”
戰爭之中,意外天天發生,尤其是牽扯到納粹黨國最終命運時,那最後的二十四小時幾乎每一分鍾都可能發生變化,須臾間決定這場戰爭的生死成敗。要知道,納粹在柏林城地下水道埋設巨量炸藥的事是真實存在的,絕對不是虛張聲勢,克格勃秘密檔案中詳細記載著起獲炸藥的過程與數量。
那時,隻要雕像一個命令傳下去,柏林城就將從全球地圖上抹得一幹二淨。
那美麗而冷漠的女人——愛娃並沒有回來,林軒一邊與雕像交談,一邊用眼角餘光留意她離去的方向。
“她總不至於穿越那層透明的壁障去到堂娜所在的世界吧?”他甚至這樣想。
這裏的天色似乎是凝固不變的,他進入這裏至少有七小時以上了,灰茫茫的天空始終保持同一顏色。
“你在看什麼?你在等什麼?”那雕像問。
林軒誠實回答:“我在等那個女人回頭。”
雕像黯然歎氣:“謝謝你,能相信我說的話。”
這句話的含義非常複雜,既有感謝林軒聽自己傾訴的意思,也表明自己相信林軒說話的意思。
林軒鄭重其事地回答:“我相信你說的柏林一戰中發生在總理府內的一切真相,請你也相信我千真萬確能夠看到愛娃。我確信,她一定會回來。”
直到此刻,林軒仍然忽略了自己犯下的一個錯誤,那就是——雕像與愛娃不能互見,自然就說明兩人處於不同的維度之內。即便兩人表麵上看來都經過了這條石階,但石階所代表的時間、空間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愛娃不一定要遵守石階的約束,來去自由,有自己的行走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