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殺傷了那人,意在阻止那人對堂娜的進一步戕害。可怕的是,這種“阻止”是否也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堂娜的迷失?如果他能進入那石壁迷宮之中,就能與堂娜會合,把堂娜平安地引領出來。
人類建造迷宮已有5000年的曆史。在世界的不同文化發展時期,這些奇特的建築物始終吸引人們沿著彎彎曲曲、困難重重的小路艱難行走,尋找真相。
人類對於迷宮有著天生的著迷與恐懼,因為那些繁複的分岔路徑,會讓人的思考能力被完全壓榨幹淨,最後導致腦力枯竭而亡。
眾所周知,普通人依靠視覺來指引方向,一旦視覺喪失,則依靠觸覺甚至嗅覺來幫助自己前進,那就會變得相當困難。當視覺、觸覺、嗅覺都失去時,人類就會在迷宮中絕望、抓狂,導致最後精神崩潰。
林軒此刻麵對的是一座精神迷宮,如果不對那花枝圖案產生興趣的話,就不會陷進去。他與堂娜都是智力高手,不甘心被迷宮所困,所以才會發動全部精力,與迷宮對抗,目標是打敗迷宮,敞開那扇大門。
“花枝大概有六百條……每條上有十八朵花,那麼加起來共有一萬朵,而每一朵花都有它獨特的樣子,代表著一個獨立的小迷宮,其組成元素為花蕊、花瓣、花萼……無數小迷宮連成了大迷宮,就像無數小房子組成了摩天大廈一樣。要想走出大廈,就要把每一個小房間穿行一遍……”林軒在心底默念。
他相信,堂娜也采用了同樣的計算方式。
他移動視線,從花枝的右上角進入迷宮,而這也是傳統迷宮中最正確的遊戲方式。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原則,迷宮的右上角為“東北”,是迷宮的能量起源之地。
曾有歐洲著名術士說過,地球上每一塊版圖的東北角都是能量最強盛之地。固守那個位置,就能登基坐殿,開國辟疆,成為萬代之主。
舉例來說,昔日清代開國皇帝發跡於東北,固守其龍脈,後來率眾奪得天下,坐享十二帝共267年。後來,中華民國大總統孫中山麾下“興中會十三太保”深入東北長白山的絕地峽穀之中,冒死掘斷了大清龍脈,才得以推翻清廷,進入嶄新的中華民國。
現代人都以為術士之言,不可輕信,但很多真理就是隱藏在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論之中,非得有高明之士破解出來,普通民眾才能看到。
很快,林軒就進入到了迷宮的核心,即花枝最繁複之處。他驟然發現,花枝之下竟然還隱藏著另一層迷宮,與表麵看到的景物近似,但第二層的一萬朵花亦是各不相同。一瞬間,這迷宮的複雜程度翻倍,破解它所需要的精力也必須相應增加。
“原來這是一座立體迷宮——退無可退,隻能咬牙向前走了!”他逼迫自己振奮精神,繼續前行。
在林軒記憶中,最早的迷宮建於公元前約1600年的邁錫尼時期,地點是在克裏特首都的一座王宮裏,它與在希臘的皮洛斯找到的公元前12世紀畫在粘土板上的迷宮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