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坤縱橫之術(1 / 2)

“你見過原先生?”這是魏先生的第一個問題。

林軒坦然回答:“對,見過。”

像原先生那種萬裏無一的大人物,隻要見過一次就會終生難忘。更何況,他還跟原先生一起經曆過破鏡而出的那詭異一戰,留下了令他倍感詭異的一個謎題。

魏先生皺著眉,雙拳繼續在膝蓋上捶打著:“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呢?我明明看到他……我們明明看到他進入了那個時代……”

“你怎麼知道我見過原先生?”林軒問。

魏先生回答:“簡單說吧,我們兩個之間存在一種隱秘的通訊方式,無論他在那裏,我都能感知到他的思想。所以,他在那裏,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我都能感知到。當然,這種通訊方式是單方向的,我能感知到他,他卻不能反向感知。”

“我懂。”林軒回應。

如果魏先生是他圈定的那人,則那種通訊方式的準確名稱應該叫做“乾坤縱橫之術”,是一種跟基因DNA有關的秘術,能夠穿透時間與空間聯絡。

簡單來說,當兩個人的基因圖譜被同時打開,選擇其中一段進行同步排列,再經過一係列複雜的計算、演繹、對接、還原過程,就能在兩人之間建立一種穩定不變的通訊渠道。該渠道一旦打通,則兩個人除非是機體死亡,否則的話該聯係就一直存在。

據說,該秘術的發明人是曆史上的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克思?馮?勞厄,生於1879年10月9日,辭世於1960年4月24日。他是一位德國物理學家,1912年發現了晶體的X射線衍射現象,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發明在固體物理學中具有裏程碑意義,從此人們可以通過觀察衍射花紋研究晶體的微觀結構,並且對生物學、化學、材料科學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1953年沃森和克裏克就是通過X射線衍射方法得到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勞厄提出“乾坤大挪移”理論時,是在納粹德國橫掃歐洲的鼎盛時期。據說,就連驕橫不可一世的納粹元首都曾在柏林宴請過勞厄,稱他是日耳曼民族的智慧之樹。

該理論給全球間諜界帶來了無窮的想象力,因為任何人都明白,該理論如果能廣泛推廣的話,那將顛覆間諜刺探軍事情報的所有手段。到那時,根本不必花大力氣策反敵**事目標中的要員,隻需要打開對方的核心人物的DNA圖譜,選擇合適的本方人員進行基因配對,則對方的一切所見所聞,都會被本方一覽無遺。

勞厄的理論伴隨著1945年納粹滅亡而消失,不再被人提起。不過,近年來有些私人媒體發消息稱,該發明曾經幫助著名的科學天才霍金教授擁有了“思想導出”的能力,所以霍金近幾年來才有機會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論文。可惜,那些小道消息是經不起查考的一切都變成了查無實據的流言。

總之,那種秘術最早隻是一種理論,很多高手按照正確的方式方法修煉,最終卻毫無結果。

迄今為止,世界上隻有“那位先生”和江湖遊俠原先生初窺門徑,獲得了一些有效的進展,隻是不夠完美,造成了隻能單方通訊的殘缺結果。

很顯然,林軒懷疑這位魏先生就是香港的“那位先生”。

原先生進入了“荊軻刺秦王”的年代,這是林軒親眼所見。他熟知春秋戰國曆史,卻從未發現過有原先生這人。

那麼,原先生的所作所為,會對那個年代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所有的“穿越時空”故事中,一個現代人進入古代,就一定會影響曆史進程或者改變曆史走向,這是毋庸置疑的。

“他消失了。”魏先生沉思甚久,突然開口。

“哦?”林軒無法發表自己的感想,因為原先生所做的事本來就十分詭異,令他始料未及。

在那一戰中,假如原先生沒有及時地破鏡而入,則勇士荊軻必定能夠格殺秦始皇嬴政,因為兩人的戰鬥力懸殊極大,猶如猛虎搏殺野兔一般。曆史上,荊軻受命於燕太子丹,為救燕國百姓而奮勇刺殺秦王,必定會竭盡全力,絕不手軟。

嬴政死,則天下大亂,本來已經俯首聽命的各國也會趁勢立國,不再聽命於暴秦。那樣一來,春秋戰國的曆史必定被顛覆。

“我沒看到他遇險死亡,卻在突然之間失去了他的訊息。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不想再讓我知道他的行蹤。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跟他之間的感情如同兄弟、父子,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也是極為相似,不會產生根本分歧。所以,他不會刻意躲開我,除非是有某種難言之隱。你既然見過他,可知道他遭遇了什麼嗎?”魏先生憂心忡忡地說。

林軒見過原先生數次,無論是在鏡麵山洞外麵還是進入了鏡麵世界之後,他覺得原先生的表現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出問題,隻能是在原先生進入古老的大秦王朝之後。

思慮良久之後,林軒肯定地回答:“據我所知,當時看起來,他一切正常。”

魏先生低頭,看著自己的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