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長生不老】(1 / 2)

在說唐全傳裏麵有兩個最厲害的人物——第一條好漢李元霸和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以及他們的大得不得了的本尊——金翅大鵬鳥—雲程萬裏鵬和九天應元府雷聲普華天尊聞仲,他們之間的仇怨其實從商朝就開始了,直到說嶽!

先說說兩人數世恩怨:

1、在古典《桃花女》中,因為桃花女和周公鬥法,引來了桃花女的師父——散花天女和朝歌聞太師,最後聞仲打敗散花天女;

而散花天女的師兄金翅大鵬鳥為師妹複仇追殺聞仲,最後被聞仲的師父金靈聖母出麵勸退!

2、古典神魔《春秋六部》—《吳越春秋》中,兵聖孫武大戰神龍,神龍招來已經貴為雷聲普化天尊的聞太師,而孫武在伍子胥的幫忙下無意中招來金翅大鵬鳥,在一場大戰中孫武和神龍同歸於盡,大鵬和聞仲的神魔大戰使人間遭到浩劫,最後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親自出麵調停兩方才罷休;

3、說唐全傳中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的故事,從說唐善本和後傳的月唐演義和殘唐五代演義原本中提及:

玉帝在元始天尊的提議下讓聞仲下凡當三年皇帝,但是如來佛祖認為不妥,因為人間將遭到史無前例的浩劫,所以私底下請當時還在獅陀國為妖王的金翅大鵬鳥下凡,毀掉宇文成都(聞仲)的三年龍命,為了幫助大鵬不喪失本性,與其私交甚好的張紫陽天師下凡調教李四。(證據:西遊記中,紫陽真人張天師一直呆在獅陀國附近的朱紫國)

最後結果是聞仲被毀掉運程,在非常憤怒的情況下聞仲向玉帝請旨親自滅掉李元霸,最後造成兩個後果:

一、還有皇帝運程的李建成被突然沉不住氣對李世民下手了,如果李四在的話,他不敢,因為李元霸最看不起他,和李世民關係最好。

而他不動手反而能順順利利繼位。

二、中天紫微大帝(李世民)提前十年登基。

人間避免了一場浩劫,但是是債務還是要還的,還要附帶利息。

唐末黃巢出世,大殺四方,屠殺800萬,這就是利息!

四、和解!

可能經過隋唐前後人間的浩劫,兩位尊者化解了數世恩怨。

在說嶽全傳中,大鵬下凡為嶽飛,而聞天尊派出手下兩位強將下凡為嶽雲、張憲幫助嶽飛!

數千年的恩怨,歲月悠悠……

作者並沒有從正麵描寫唐僧在妖魔麵前的橫眉冷對,氣貫長虹和大義凜然,也沒有描寫唐僧與妖魔的直接的衝突和鬥爭,而是從側麵描寫唐僧所受的苦難,被妖魔折磨場麵,意在凸顯唐僧的艱辛和苦難。每次唐僧死裏逃生後,不改初衷,決不向東移半步,每次大難不死後,他都義無反顧,執意西天取經。作者成功刻畫了一個外柔內鋼,意誌堅強的唐僧。

??唐僧所受的困難就連悟空也頗有感慨,麵對多災多難的師父,麵對曲折艱辛的曆程,麵對眾多的妖魔,麵對道道難關,悟空仰天歎道:“師父啊!你是那世裏造下的罪孽,今世裏步步遇妖精,似這般苦難,怎麼是好?”

??唐僧麵對數次美色的誘惑,從沒有動搖取經的信念,他不是簡單的加以拒絕,而是用不同的方法來化解矛盾,6次誘惑,他用了勸、騙、忍、斥、哄、等的策略,巧妙的與女妖、女王等周旋,從而達到問題的解決。

??麵對11次死亡的威脅,唐僧是以柔克剛,大智若愚,外柔內剛,大巧成拙應對妖魔,看起來很迂腐、懦弱、膽小、怕死,實際是一種偽裝,意在麻痹對方,取到了化險為夷,遇難呈祥效果。

1,如果說孫悟空的一生有兩個階段的話,那麼1——13回寫得是悟空前半生,14——100回寫得是悟空後半生。悟空的前半生從草根平民成為草頭王,由草頭王拜須菩提祖師,修道成仙,後又在天庭任弼馬溫和齊天大聖,最後終於因大鬧天宮失敗,成為如來的階下囚。悟空的後半生棄官為佛,棄道為佛,棄王為佛,從此走上了一條“正道”。悟空英雄蓋世,技壓群雄,神通廣大,卻當官不成,造反也不成,自封為王不成,修道也不成,萬般無奈,隻有皈依佛門一路可走了,可憐可歎,可歌可泣。

孫悟空被迫三次離開唐僧。

第一次是打死幾個強盜受不了唐僧的囉嗦一氣之下離開,但沒有回到花果山,先在東海龍宮歇歇腳,結果被老謀深算的龍王三言兩語勸回去了。第一次離開,孫悟空還是相當受到各方的重視的。觀音姐姐親自來請了。第二次,也就是三打白骨精這次,又因為打死三個‘凡人’,孫悟空被唐僧趕走了。這次從結果來看,隻有豬八戒一個人去請孫悟空,取經幕後人觀音如來都沒有表現。而第一次勸說孫悟空回心轉意的東海龍王也沒有再次勸說孫悟空回去。書裏又說東海龍王了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