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上如果有這種觀測用的防護窗口還會讓指揮艦橋暴露在敵人麵前,留下一個清晰可尋的弱點。
現在從艦載機的窗口向外望,就能看到與艦載機幾乎同步上升的軌道電梯艙。宿玄的目視能力也就隻能看到銀白色的軌道艙,透過軌道艙的窗口勉強能看到被固定在座椅上的人形剪影。
軍用軌道艙速度更快,減壓設施也沒有民用版那麼舒適。民用版的可以隨意走動,欣賞穩步上升的美景,軍用版如果不是特殊體質,就隻能乖乖坐在與戰鬥機座椅相似的抗壓椅上,老老實實把自己綁好。
從艦載機上看登艦過程其實有些壓抑。離開地麵的過程還很正常,等到了失重階段就不怎麼好受了。倒不是身體方麵的難受。在失重階段開始後,人工智能操控的艦載機依舊會以設計最高速度接近軍艦。在艦載機內部的人,感覺自己是完全靜止的,而龐大的軍艦卻在以一個恐怖的速度迅速膨脹,像是要被一個巨大的隕石砸中的第一視角肯定不是那麼好受的。
不過,有過一年經驗的老生們要麼已經培養出了對泰山壓頂(真)麵不改色心不跳的能力,要麼早就閉上眼睛不去看窗口,等到減速的過載壓迫感差不多消失了再睜眼——
就到站了,輕鬆愉快。
機艙裏的物資暫時不用管,這也是指導內容之一。一百名上等兵輕車熟路從打開的艙門裏陸陸續續跳出來,基本都做了同一個動作。
照著嶄新的反光麵整理衣著。
畢竟等下要去當指導員哎,第一映像就是形象問題很重要好麼。
在兩邊走廊裏稍微整了下隊,兩隊人馬在軍艦上最大的單間艙室——食堂,碰了麵。
在食堂裏的隻有一臉迷茫的新生們,喬恩帶領的現役軍人早就中途去了艦橋,和“隔壁”的豪華星輪建立通訊,隨時準備起航。
“大家好,我們會負責各位接下來兩個護航任務的全程指導。首先,這一次的護航任務還沒有明確時長,但是預計執行超過半個聯盟月。在此期間,我們會帶你們完成至少一邊所有你們需要執行的操作。請諸位一定要認真記錄。第二次護航任務時,我們將不做任何指導,由你們進行全部操作任務,我們負責糾錯以防萬一。現在進行啟航之前的準備工作,請跟緊你們的專屬指導員,準備工作時間很緊,有任何不懂得地方記錄下來,等之後會有時間詳細講解。”
進行介紹的是艦上的生活委員,介紹過程中老生們已經根據船員號找到了各自對應的指導對象。等介紹完畢就從各個出口直接散場,開始工作。
如果您覺得《深空的網》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83/83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