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準備完成(1 / 2)

“二號船塢脫離。”

深空中,以銀白色為主色調的巨型科技造物填滿了一個恒星的近日環繞軌道,近十顆岩質行星責委委屈屈的排隊擠在恒星係的外側軌道,負責給強占了宇宙中風水寶地的人類造物們提供各種物資。

這是聯盟在第二星區的最大造船廠。除了正當壯年的中央恒星,行星們完全屬於“用完就扔”的一次性補給站。在深空之中建立一條長期更改的運輸線還不如把行星整個拖過來劃算。

其實拖一顆恒星也不會花太大的力氣,聯盟還有一個“星路”計劃,準備用人工拖拽恒星的方式,在物質濃度極低的大型河係之間弄一條以恒星為補給站的“公路”。當然,這個計劃在優先度列表上排名末尾,到目前為止這條路鋪設的完成度恐怕連千分之一都沒有到。

扯遠了,隨著口令的識別,人工智能向二號船塢整體發送了三分鍾警報。在分段控製中心的觀測窗裏,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接近長方體形狀的龐大空間站集群,集群不斷向外閃耀著警示燈。

仍然停留在船塢內的人員就近找到工作艙,將自己吸附在隨處可見的固定點上。

三分鍾後,銀白色空間站集群突然分裂。長期呆在星球上的人甚至能為此腦補出沉悶的金屬碰撞聲。

遠看像是一個魔方被突然分解,或者禮花突然綻開。

每一個結構式工作艙段分散了一定距離之後,調整方向,慢慢飄向補給點,重新聚合成一個更小的空間站。

等工作艙離開,體積略小了一圈的元係深空航母依舊停留在原地,或者相對於分段控製中心,它依舊停留在原地。

“星區內航行補給,配備最低限度駕駛人員。”

另一個補給站帶著剛剛接收的小型飛行器直接向航母緩緩靠近,在智能係統的指揮下完成對接。工作人員開始登陸改裝完成的航母,做起航前的準備。

“元零七號航母改造完成,將在一天後啟程前往火蠑星係。預計一周內到達。”

“千葉教授,請讓您的研究團隊做好準備,迎接你們的星船將於兩天後抵達,預計航程七天。”

“本次研究任務將於封閉式環境進行,對外實時通訊限定一周一次,時長為一個小時。對外信息將采用智能審核,請嚴格遵守保密條例。”

開始了。

千葉教授心想。

用各種方式招募的三十名臨床實驗誌願者也已經準備好了。

首次實驗室不會失敗的,從學術角度來說。對聯盟高層需要的成果也完全可以達到,問題是軍方。

軍方的支持是必要的,研究成果對軍方也是有益的,但有益和必要的強度並不對等。

當然,綜合來看,實驗無論怎樣都是可以持續收獲至少一方的支持。

研究人員的信心來自已有的、客觀存在的數據,那就時他自己。

千葉教授伸手,拿起在蠟燭上加熱保溫的茶壺,左手的托著剛剛被蠟燭外焰直接觸碰過的茶壺底座。右手直接拿起了還在燃燒的小圓蠟燭,銀色的金屬燭托裏,水一樣透明的蠟油微微晃動。

呼——

宿玄作為六個教授指定名額中的一個,在服役任務完成之後就會被直接送到火蠑星係。軍方在正式實驗開始之前,還需要對沒有完成過服役項目的誌願者進行短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