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陛下為什麼還沒有處決那些外來者?!”
賢者憤怒的聲音回蕩在空曠的餐廳裏,這裏是專供賢者們進食交流的場所,所謂專供,就是連教皇冕下也不能入內的意思。
“那些邪教徒!竟敢妄圖探索神明的偉大!必須被處決!”另一位賢者也如此憤然說道。
“處決!必須處決!這是神的旨意!是神傳達給眾生的意願!”
“應該當眾處決!就在聖塞爾廣場!”
“我們應該昭告天下!”
“神的威嚴不容置疑!”
……
生活地點永遠在各大教堂內的賢者們並不知道,現在餐廳內的吵鬧現象,讓老牌貴族們看來是分外不雅的。在議員們看來是熟悉的場景,通常在討論有爭議,且會損害某些人利益的議題時發生,當然,他們有昵稱“風紀委員”的議長閣下主持局麵,不至於太過失控。
讓致力於擠進貴族階層的富商看到此刻餐廳的場景,他們大概會懷疑自己聘請的禮儀教師。再往下的平民們,則大概會聯想到不怎麼“高端文雅”的市集,並產生出“原來賢者大人們與我們也並無分別”的感歎。
賢者,說到底,隻是一群普通人。往往還是性格相當偏執的一群普通人,大部分還是原先生活並不好的普通人,他們因為生活不好所以奢求神明的幫助。
隻不過,在這個世界,當你滿心隻想著神的時候,仁慈的神會回應你,讓你一步登天的成為無人敢指責、無人敢問詢的“賢者大人”。
賢者是不需要擔心生活的,他們的職責就是保持自己的虔誠,聆聽神的聲音,傳達神的旨意。生活方麵自然有別人,有不那麼虔誠的人替他們操心,讓他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全心侍奉神。
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研習聖經,學習大教堂內留存的神學經典。至於世俗的規則、凡間的法律,對他們這些“神的口舌”而言並沒有了解的必要。
所有賢者一致認定,外來者必須被處決,這是神的旨意。
他們激烈討論的不過是女王陛下遲遲沒有執行神的旨意。這是對神的不尊重,是應當反省的。
他們難道不知道女王陛下同時執掌著教皇的權柄,同樣能夠聆聽神的旨意,是名義上擁有最高解讀權的人嗎?
賢者當然是知道的,但是,前任陛下從未使用過這項權柄,再往前,那位結束了世界大戰的帝王同樣沒有行使過教皇的權力。所以,對現任女王陛下兼任教皇這一點,賢者們並不會認真對待。
他們一直使用世俗的稱呼“女王”而不是神職人員的“教皇”,他們熱心的包攬了神諭的傳達與解釋。至於女王陛下的解讀權?
那不是有“名義上”這三個字嗎?
一場轟轟烈烈的討論在用餐結束後落下帷幕,賢者們回到日常的工作,前往大教堂的藏書樓鑽研神學。而他們的討論,他們的意誌,哦不,是他們認為神的意誌,濃縮在一方用神文書寫的錦緞上,由神官送往王宮。
藍寶石宮外,阿爾特陪著衛隊長守在門外,時刻注意著傳喚鈴的動靜。
傳喚鈴是給阿爾特用的,衛隊長有另一種方式感應到女王陛下的安全與否。
然而藍寶石宮裏都是一些真·手無縛雞之力的科研人員,根本無法傷害到穿戴著教皇神袍的女王陛下。加上藍寶石宮本身建造的時候就嵌入了神術陣,隻要不是一整支神衛軍衝擊宮門,隻要身為教皇的女王陛下在藍寶石宮內,其他攻擊根本打不破藍寶石宮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