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線索(1 / 2)

建設路95號。

建設路是老街,建城多少年,它就存在多少年了。街道兩邊的房子,有些已經翻新,有些還保留著原來紅磚黑瓦的基本形狀未變。新建起來的是七八層的高樓,原來的老房子隻有兩層。二樓或以上是住戶,一樓全部是門臉,出租或自己開店。賣糧油、生活用品、水果、蔬菜、五金、理發店等等,什麼都有。年輕人基本不來這裏逛,他們喜歡城北,那裏是新區,有娛樂場所;隻有主持生活的婦女才經常在這裏淘貨。

武平也少來。

寫意宣紙店。

招牌用一塊木板製作而成,噴著黑色的油漆,字是白顏色,有點文藝修養的意思,這裏就是吳長安經常買紙的地方。

顧客上門,老板迅速迎上來,是個三十歲出頭的女人。長得挺標誌,穿著也很時髦,反而跟古色古香的宣紙店不相稱。

“大哥,您來了?好久沒過來了,這回,要多少?都是好貨,安徽宣城的。”女人的聲音很粘,一旦被粘住了,甩都甩不開。

“我第一次來。”武平心裏有些反感。

“哦……哦……那您是來對地方了。我跟您說,這宣城的紙,全縣就隻有我們家有,別的地方都沒有,有也是假的。”她把最後一句話壓得很低,豎起一根手指抵在嘴唇上,“假的”兩個字從兩片塗滿口紅的嘴唇之間擠出來,隨即又哈哈大笑起來。

武平不想跟她囉嗦,抖出證件給她看,“了解一點情況。”

女人白眼一番,扭屁股整理宣紙去了。

“這個人經常到你店裏買紙,有印象嗎?”武平拿出吳長安的照片,給女人看。

“不知道。”她看都沒看,直接回答。

“關係到命案,你最好配合。”武平提高聲音,他控製很久了,心裏很不爽眼前這個女人,

看到武平黑沉沉的臉,她迅速掃一眼照片,語氣緩和很多,“吳老師,認識,他經常來,來一次買很多,是大主顧,怎麼了?關係到命案是什麼意思?”

“吳老師最近一次買紙是什麼時候?一個人來的嗎?當時誰在店裏?當天有什麼特別的客人出現嗎?”顯然,武平隻需要她回答問題就行了,其它沒必要告訴她。

“命案?我的娘呀,吳老師殺人了?不可能。”女人的腿發軟,差點蹲下去,她的頭腦裏隻有命案兩個字,沒想起來要回答武平的問話。

“你不用管這些,回答我的問題就行。”

“我想想……我想想……哎呀,記不得了。過去很久了,記不得了。”

“再仔細想想。”武平拉張凳子坐下來,點燃一支煙。

女人想製止武平的舉動,店裏不允許抽煙,但她不敢。

“半個月?或者更久吧。他一個人來的,每次都一個人。店裏的生意很好,每天客人來來往往,其他的記不住。至於特別的事情……除了進貨,賣貨,沒什麼特別的……”女人正在回憶。

“比如說,某個顧客跟吳老師搶著要同樣的紙,或者,故意跟吳老師套近乎。”武平提示她。

“沒有吧?也不敢確定,實在想不起來。”

“那你見過這兩個人嗎?”武平拿出周國強和李闖的照片。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