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鬧劇(1 / 2)

“至於凶手是李闖還是另有其人,現在還無法斷定。不過,我前幾天查閱了所有死者的檔案後發現,吳長安、曹貴生、尉遲革命三人都是當年一起進入梓縣的知青。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一些事情,比如:去年我叫阿寶到吳長安老家調查時發現的一些線索。當年的知青一共有七人,除了吳長安、曹貴生和尉遲革命,還有市消防支隊政委呂安之,副市長鄭乾,和已經過世的袁柳陽、施靜。”武平說。

“所以案子不得不轉移方向,往當年下梓縣的知青身上靠。”許攸說。

“對。”武平並不因為許攸搶走他的話而感到不爽,相反,他開始喜歡許攸,這小子有當年自己的風采,不,遠超過自己,他的冷酷無情有助於分析案情。“而令我不明白的是,周國強和李闖並沒有知青背景,那個被火燒死在木橋鄉火炭村河邊的人,身份也無法查明。”

“那麼這樣的話,可不可以認為,周國強和李闖是綁在一起的,吳長安、曹貴生和尉遲革命是綁在一起的,火炭村河邊的死者,隻是巧合?”高閣說。

“不對。在火炭村河邊火燒案發生前,警方已經追查到李闖的線索,他在木橋鄉招待所留下了指紋線索,案子還是一個整體。”許攸說,他看過這方麵的案情分析材料。

“所以還是說,五個死者都和知青有關。”武平朝許攸點頭,很讚成他的話。

“可是……”高閣看看呂青青,沒有往下說,他的意思很明白,知青之一的呂安之,正是呂青青的父親。

“高隊,你想說的是如果關公鎮中學案子和尉遲書記的案子是一個整體,那麼接下來就有兩件事情發生:一是還會繼續死人,下一個可能是我爸爸或鄭乾市長。二是真正的凶手很可能就在他們二人之間。”呂青青臉上的溫柔消失,臉色僵住。

“動靜越鬧越大,竟然牽扯到市裏的領導。”高閣說,越往上走,案子的偵破工作難度就越大。

“你回去以後要盡快把我們剛才分析的情況向孟局長彙報,並且申請派人去梓縣調查知青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查清楚袁柳陽的死。阿寶告訴過我,袁柳陽當年死於自殺,對此我一直持懷疑態度。”武平抓起辦公桌上的帽子戴好,“好了,我要去村裏巡邏,你們走吧,不送。”

警車在馬路上疾馳,窗外的風景迅快變換。

下雨了,很突然。一道巨大的閃電劃破車窗外陰沉沉的天空,緊接著,轟隆……轟隆……雷聲在頭頂響起,沉悶而焦躁,很快傳向遠方。在水稻地裏用兩根竹竿分廂的農戶們,打著赤腳往馬路邊有房子的地方狂奔,可還是來不及,全部被淋成落湯雞。

當初,要動手殺尉遲革命的時候,因為顧及到尉遲麗,許攸有過猶豫。往直了說,尉遲麗是許攸生命中第一次給過他溫情的女人,母親施靜生了他,但沒有養育他,他跟著曹貴生長大,男人與男人之間隻存在硬碰硬。尉遲麗的出現和對他展示出來的隻屬於女人的溫情,讓他常常在午夜夢醒時,回味無窮。

但是,尉遲革命必須殺。

相比於仇恨,彼時尉遲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還相當渺小。尉遲革命死後,許攸對尉遲麗的心思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開始覺得愧對尉遲麗,並想著要替她找到殺父凶手。可以說,從那個時候開始,許攸潛意識裏人性溫暖的一麵漸漸浮現出來。

現在是呂青青。呂青青和尉遲麗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尉遲麗奔放熱情,性格爽朗,做事果斷;呂青青則溫柔如水,細膩如絲,但凡男人見了,都會想方設法去保護她。呂青青把屬於她獨特的溫柔全部傾注和交付給許攸。許攸是幸運和幸福的,但他並不能感受到很多這方麵的溫暖,他的心,還隻能稱其是一塊剛剛被捂熱了的石頭。

尉遲革命死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呂安之。

許攸決定,應該盡快動手,時間越久,他的鬥誌就變得越弱。呂青青身上的每一個動作,眼神、語氣、微笑,甚至是走動時扭起來的腰身,無不在軟化著許攸。可以想象,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再過一段時間,許攸就拿不起殺人的刀了,而隻能進廚房在爐灶邊拿鍋鏟炒菜。想想,這對一個複仇的殺手來說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其實,也可以說呂青青是更加高明的殺手,她用她的溫柔殺死了冷酷無情的許攸,往後出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個脫胎換骨全新的擁有七情六欲的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