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反(1 / 2)

最近這一段時間對於巫裕來說,注定是不太平的。雖然他被封為了太子,他卻仍然是毫無安全感,原因大概是因為這朝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站在四皇子巫霽那邊,而巫霽,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父皇也就是多羅國的國王如今仍然身體康健,照這個趨勢活個十來年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他實在是等不住這十來年的漫長時光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若是按兵不動等個十來年,會不會這太子之位不是他的了。

近來鬧得風風火火的藍家的流言事件,起初隻是藍家二房的老爺藍靜奇對大房不滿,暗地裏搞得小動作,依照他們剛開始那個程度,恐怕是一時半會賭難以形成氣候。

藍家一直是巫裕心頭的隱患,理由很簡單,鎮國將軍藍天涯的手中掌握著十五萬優質的兵源,而對於權力的渴望讓他一直惦記著將這兵權收到他自己的手中。偏偏藍天涯並沒有答應自己的歸順提議,還說什麼他不想要卷入兩派紛爭之中。

再之後藍家和四皇子巫霽的婚事為世人所知曉,巫裕心中就更加不安,因為藍家若是跟四皇子聯姻,那麼藍天涯就是巫霽的嶽父,理所當然他手中的兵權最後可能就到了巫霽的手中,他辛辛苦苦招兵買馬,韜光養晦這麼多年,才聚集了二十萬兵力。

這二十萬兵力裏還有相當一部分從未上戰場打過仗的新兵,但是藍天涯手下的十五萬士兵,均是有過作戰經驗的,所以巫裕接著藍靜奇的手籌劃著如何將藍家的勢力一點點瓦解。先是從小的一些流言,到事態一點點加大,一點點擴散。

消息被一傳十十傳百地這樣迅速傳播,又經過他手下的大臣的口中聽到了多羅國國王的耳朵裏,他果然對於藍天涯產生了懷疑。再接到藍靜奇的通知,說是藍天涯居然動了要辭官的心思,若是他辭官在,這兵權肯定是交到皇上的手中。

而自己父皇有著自己皇宮的禁衛軍就算了,在來上十五萬的精兵,一下子手頭上也會十分充裕,這兵權他覺得不太可能再轉交給他,畢竟他還沒有打算將位置現在就讓給自己。

就是因為這個,巫裕才同自己親信的大臣還有幕僚們商議著起兵謀反。近期來最合適的時機便是在秋獵的時候,到時候皇上會親自禦駕親征去離皇宮幾百裏的秋獵露營場地,眾位皇子還有王公大臣們也會跟著去。

那時候便是皇宮的防禦最薄弱的時機,也是起兵的絕好機會,若是再想換個時候,多羅國國王呆在宮內,光是那些禁衛軍攔著就會耽誤不少的時間,而且那時候他也不方便下手,皇宮裏機關眾多,易守難攻,若是那些士兵以皇宮作為掩護,自己的計劃成功率不大。

是以他從很早就開始籌謀這次秋獵的起兵,而要想更好地動手,就必須有人能夠牽製住主將,這主將便是藍天涯。能夠牽製藍天涯的隻有當今聖上了,所以才會想出來傳播那樣的流言,大皇子對這位父親十分了解,他向來是疑心病很重的人。

所以當他知道藍天涯可能會在秋獵的時候帶兵謀反這樣的事情,依照多羅國國王的疑心,他定然會最基本地限製藍天涯的行為,果然,據巫裕所知他的好父王已經將藍天涯囚禁在了皇宮之中。

這樣即便是自己在秋獵的時候起兵,藍天涯被關著也出不來,到時候自己的軍隊隻需要進入到皇宮,占領皇宮,然後等著父王和兄弟們得到消息匆匆趕來,再借著皇宮的好地勢消滅掉那些人,在權力麵前,兄弟手足,父子之情統統都可以被拋棄,起碼巫裕是這麼想的。

此時的多羅國國王還沉醉在秋獵的準備工作之中,因著去年沒有辦秋獵,所以今年的秋獵顯得尤為重要,他也十分重視今年的準備工作,早早地將參加的皇子,大臣以及皇宮貴族的名單整理下來,陸續通知下去,讓他們自己也做好準備。

一直到秋獵前兩天,多羅國國王才讓人將被囚禁在朝華宮的巫霽給放了出來。說真的巫霽從朝華殿走出來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一身輕鬆和感受到重活自由的快樂,相反,他的心情分外沉重,原因大概是當他查到那個指出藍將軍流言的大臣真的是巫裕的親信。

他便也有一種預感,此次的秋獵一定不會太平。而之後兩天,根據他從臨城調來的各種消息,大皇子一派都沒有任何動靜,顯得異常得平靜,這一點卻是恰恰印證了將會有什麼事情會發生,因為就算是在往日,巫裕那邊也不會那麼平靜,小的波瀾總還是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