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51章秋亂(2 / 3)

權禹王一抬手將習習揮在地上,對侍衛不容置疑命令道:“把她們兩個帶下去!”

我呆呆地看著眼前發生的還來不及阻止,他竟然直接這樣對待我的宮娥,啊,我忘了他一直都是那樣強硬霸道的人。

他直奔我的床前,我下意識拉起冰絲被往後退了退,他的身上散發出酒氣,身上已經被淋得半濕,他撫上我的臉柔聲問:“前一陣子聽說你病了,現在已經好點了嗎。”

我偏過頭去,一句話也不對他說。他喝醉了,我不想和他理論什麼。

權禹王不介意地掰過我的臉,他將自己埋在我的胸口,像孩子般可憐地說:“奴兮,不要再跟朕鬧別扭了好嗎……朕覺得好冷,像以前用你柔軟的身體那樣溫暖朕,觸摸朕,朕覺得好冷……”

我抽開身去,對他冷冷地說:“皇帝,你醉了,還是請回吧。”

也許我的行為也許我的語言激怒了他,他惡狠狠地說:“朕今晚要與你行魚水之歡。”說完摟住我欲低身親我。

我躲了過去,渾身止不住地發抖,顫抖著說:“別碰我,別碰我!好髒,你身上好髒……”想想他和幺娘的事情便讓我痛不欲生。

“朕已經把她趕出宮了!朕已經把她趕出宮了……朕要的是你。”權禹王的眼圈突然變得紅紅的,他痛心地說:“原諒朕,朕想明白了,朕想要和你在一起。不管之前對芙婉有多麼重的感情,可是後來進入了朕的心裏的是你……你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朕的心緒。奴兮,你忘了嗎,我們說過要牽手夕下,白頭偕老……”

聽到他說這些,我滿麵淚水,泣不成聲。可是權禹王你明不明白,當你放開我的手轉頭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不在原點了。

“回不去了……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怎麼會回不去呢……”權禹王凝視著我,帶著酒氣喃喃說:“朕還是像以前那樣待你好行嗎……”他渾身迸發出酒後的**,那樣熟練地摸索到我的腰帶。

“不!”我推拒著他,他還想像以往那樣占據我的身體來占據我的心嗎,想讓我向他臣服嗎,可是卻已經不可能了,隻會讓我感到痛苦和厭惡。

“朕說過你是朕的女人,不允許你說不!朕今夜要與你歡好,還讓你再為朕生一個女兒……”權禹王的力量大得嚇人,他輕而易舉地抽下我的腰帶,然後伸手要扯下我的紗衣。

我渾身顫抖著,我推著他打著他,卻不夠力氣阻止他的動作。這樣掙紮了一會兒,我已經筋疲力盡,大口地喘氣,但是我還不放棄任何抵抗,我從未想過要放棄。

“乖孩子,一會兒,一會兒就好了……”權禹王語無倫次地柔聲哄著,而他的動作卻是那麼急切和粗暴。

我張口咬住了他的手臂,他吃痛,我咬得越來越深,而他卻不肯放手。

他在上麵看我,眼神流露出哀傷,他也許想不到我竟然會如此抗拒,他想不到我們之間竟終是走到了這一步。

“你們在幹什麼?”門外傳來了震驚的聲音。

我轉過頭去,看見九珍怔怔的在門口看著,她麵色慘白,外麵的雨如垂簾而下。

權禹王這時酒醒了大半,他放開我,看著我有些歉意,他手臂上的那個紅印是那樣醒目。他整了整身上不整的衣衫,從依舊呆著的九珍身邊狼狽而過。

九珍奔了進來,看著我的模樣流淚道:“母後,他怎麼能這麼對你?他怎麼能?!”

我抱著九珍哭了起來,做不出任何解釋,簡直無地自容,羞愧得抬不起頭來。

第二日清晨,後宮的人很驚異雎鳩宮竟再次變得空空。誰也不知道她到底去了哪,後來又有人流傳她因為一句“我不愛吃魚珠子”的尋常話得罪了皇上,被趕出宮去。大家都心底尋思這位幺娘真是來得離奇走得也離奇,成了宮中不可解的一道謎。

而那晚,爾玉宮幾名見事的宮人也悄悄地喪命,哪怕是我本欲提拔的年歡也未能幸免。

入秋時宮外傳來了端豫王和恭慶王在東南聯合舉兵起事的消息,舉國震驚,得到消息的權禹王慌忙召集朝中文官武將連夜在勤政殿商議此事。

當我被南宮簡告知此事時,手中的茶杯砰地一聲掉在了地上,驚訝得半天說不上話來。我的心沉沉地往下墜,端豫王,你為什麼會做出如此逆天之事啊……你貴為親王,有權勢有美妾有子嗣,你為什麼做出如此不值之事啊!而你知不知道如果失敗後果是什麼。

為什麼想不開,為什麼到現在還那麼想不開……

此時南宮氏人滔滔不絕說道:“這次對南宮氏族來講真是莫大的良機。端豫王縱然素有名望,坐鎮一方,但為今天下政局穩定,端豫王想偷天換日的勝算恐怕不大。我南宮氏向來被以為隻憑靠外戚身份占據朝廷,這次不妨主動請纓,積極為皇上出謀劃策,立此一功顯我南宮氏並非無用之輩……”

“住口!”我厲聲說,“任何南宮氏人不得參與此事!不得議論此事!不許以此為功!如若皇上委派則稱病不出。哀家不允許南宮氏任何一人與此事有關聯,否則哀家不再視其為族人……”

南宮氏不明所以,但在我淩厲的掃視下也不敢違背我的旨意,隻有唯唯諾諾地應是。

之後我又不放心地問了他們一些情況,末了有些疲累地說:“你們退下吧,記住哀家剛才的警告。還有,如果有最新情況一定以最快的時間通知哀家。”

南宮氏退下後,我心亂如麻。誠如南宮氏剛才所說現今並非亂世,權禹王雖然做得不盡善盡美,大臣們對他苛刻嚴厲的行事及後宮花銷巨大、大修行宮勞民傷財頗有微詞,但政局畢竟還算穩定的。

盛世篡位成功的例子實在太少了,明成祖也許算是其一,但權禹王並不是那文弱的建文帝,相反他還身經百戰。

端豫王,我想你不應該不明白其中的艱難,那你為什麼還要如此孤注一擲,而我為你如此擔心。

當九珍聽到端豫王反叛的消息時,她愣了一下,然後下意識地說:“這麼說十二皇兄真的來救我們了嗎?”

我敏感的感到九珍的話不尋常,追問她所說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