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服務的理念(1 / 2)

趙權氣呼呼的進入了周天辦公室,但是進門後臉上的生氣模樣卻消失了。

周天這時候正在做計劃書呢,看到趙權進來了,隨即問道:“董事長,有什麼事吩咐?”

趙權擺擺手,“沒事,你忙,我過來坐會兒。”

周天也不懂怎麼個情況,但既然趙權說沒事,他自然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

給趙權倒了杯水後,周天繼續做起了他的計劃書。

而趙權也坐在沙發上,看起了之前周天做的規劃。

至於劉福民的事情,趙權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為這點事生氣,至於嗎?當然不至於,如果這點事情就生氣,他早就氣死了。

他之所以對劉福民發脾氣,就是想借機敲打敲打,也敲打敲打醫院裏的其他人。

這是醫院,他需要的是每個醫護人員都學會熱忱服務,而不是一個個的坐那當大爺。

人病患是過來看病的,不是花錢來看臉色的,他得讓包括劉福民在內的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至於故意發脾氣會不會引的劉福民不高興,那就更無所謂了。

他是找人來更好的服務於這家醫院,而不是請個祖宗回來讓他笑臉伺候著。

而且他也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不差,劉福民不會是個祖宗。

果然,大約十分鍾後劉福民就過來了。

“董事長,關於季軍他姑姑的事情確實很抱歉,這件事情是我做的不對,考慮的不周全。”

讓一個年近六十的老頭兒給自己道歉,這有些不得勁。

但如今身份在這,相應的責任與職責也就在。

趙權指了指旁邊的沙發,示意劉福民落座,然後給劉福民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他的主顧陳太太問:“您需不需要雇傭人割草?”

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但是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已經把這些做了。”

男孩又說:“我還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很感謝你,但是我真的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掛掛了電話,他朋友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

男孩認真的回答道:“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講完故事後,趙權點燃了一支煙,而這時周天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抬起頭來。

趙權已經不是給一個人講道理,而是跟劉福民和周天兩個人講。

“故事就是這樣的,男孩的朋友僅僅隻是一笑而過。他甚至會認為男孩太多事了,自己做好自己就行了,弄那麼多事情出來做什麼呢?”

“但是從能夠傾聽到客人的心裏話這個角度來講,這個故事就成立了,道理也就通透了。”

“我曾想過要如何讓咱們醫院恢複往日的門診量,也想了很多辦法,甚至連廣告轟炸也想過。但現在廣告轟炸的效力逐漸不比往日,再也不會是門診量的特效武器,一用就靈了。”

“而且廣告轟炸也塊被民營醫院用過的太多太多,早就透支了人們對於廣告的信任與關注。”

“如今越來越多的醫院已經感受到門診量的壓力,所以在反思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透過事情的表象看清內在本質,才不至於整日忙碌於解決表麵問題,即治標不治本。”

“門診量的壓力不能僅僅歸咎於廣告或者說是廣告創意,基本客戶的概念應該成為新的關注點。對醫療而言,基本客戶指什麼呢?就是指那些能夠在消費一次後,能夠二次消費或者介紹其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