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和尚對趙權的尊敬當然不是無的放矢,因為趙權的所作所為確實值得他尊敬。
那麼多的佛經,去大寺院裏想看啥看不到,說句多佛心不尊的話,想看和尚菊花能看得到!
但趙權隻為了觀曆史看齋記,所以守山和尚還是挺感恩的。
不過趙權現在顧不上這個了,他現在更關注齋記裏的事情。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就對齋記開始自己挑選,挑選關於靈技出現那些年的事情。
不得不說,這家廟宇裏的齋記確實是記錄的比較詳盡,有些事情皇家博物館沒有記載的,這裏麵都有,而且特別的詳實。當然,其中原因也取決於曆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
想是齋記裏記錄的這些事情,後世學者更喜歡將其稱之為‘野史’,不做參考依據的那種。
但偏偏真正的曆史,還多都藏在野史中。
看到那些詳實的記錄,趙權心裏更家有譜了,他看到了查清楚靈技來源的希望。
但是直至翻到最後一本,他也沒有找到關於靈技來源的事情,最多隻能靈技出現後的亂世。
靈技哪來的,沒有,再往前,就是上一朝代的鼎盛時期。
朝代分為初期、鼎盛和衰退,衰退的記錄沒有,直接就蹦出亂世來了,靈技的來源也沒有,這還是跟皇家博物館的一樣,有17頁有19頁,偏偏沒有18頁。
當然,這隻是個比方,並不是指具體的頁數。
所以趙權很想知道,失去的第‘18頁’,到底去哪了,為什麼連這裏也沒有?
出門後找上了守山和尚,守山和尚這時候正在規規整整一筆一劃的認真書寫著佛經,表情上還是如獲至寶,挺高興的,難以壓抑心頭的興奮,因為他可以佛史留名了,單憑這種成就,他便是一代聖佛,會被無數佛徒隨時光永遠流傳。
但他是爽了,求仁得仁了,但趙權不爽啊,他想看的東西還沒看到呢!
於是趙權不得不打斷守山和尚的繼續,對他問起了關於齋記缺失的事情。
“哦。”守山和尚哦了一聲,然後就沒動靜了。
趙權真想懟他一句‘餓就吃’,但終究是有求於人,所以隻能表明來意。
當他問起靈技的時候,也就不遮掩自己的身份了,畢竟守山和尚也想知道他的經書哪來的。
於是趙權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並且表示來自異世界,他的世界馬上就要經曆這種事情。
“靈技一旦降臨,就會引起無數的衝突,最終演變為世界大戰,死亡的生靈將是以億萬記載的,難道大師修佛一生,終歸隻修了個潔身自好,而非拯救生靈?”
這就是在誅心,同時也是在激將,守山和尚看得懂,但是卻破不開。
他是和尚,他是信奉佛祖的人,是要有慈悲心的,他無法看到生靈塗炭的一幕。
別說是拯救億萬生靈,就是拯救哪怕一個人,他也願意。
於是最終,守山和尚點點頭,“好吧,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那本齋記被外來竊賊給焚毀了。”
“本來這個寺廟也是要被燒毀的,連當代守山和尚也要被殺掉滅口。”
“但那竊賊小時候曾經受過我佛恩德,所以心中種了慈悲心,最終隻是燒掉了一本齋記。”
我去,慈悲不慈悲的趙權不在乎這個,他在乎的是在齋記怎麼被燒了?
他能猜到是有人在故意遮蓋這件事情,但是卻不知道是誰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