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的祠堂不是普通人能進的,蕭家的族譜也不是普通人能看的,但是蕭家祠堂裏發生的事,卻是普通人可以知曉的。
蕭九安並沒有封鎖消息,當一幹將領從蕭家祠堂出去,祠堂裏的消息就傳了出去。
原本就一直支持蕭九安的人,先前礙於流言一直不敢放狠話,這會卻是底氣十足,隻要有人尋問,便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來上一句:“誰規定隻有先王妃的兒子才能是燕北的王?誰規矩隻有當年的小世子,才能繼任燕北王位?我們家王爺就是蕭家的繼承人,就是燕北的王,正正經經的王。”
而原先那些懷疑蕭九安的人,為了彌補自己當初犯的錯,也一個個積極的平息流言,不需要人問,便主動把祠堂裏發生的事宣揚了出去。
當然,他們還算有理智,沒有蠢的把蕭家未來五十代家主的名字放出去。
這種東西都是家族的機密,要不是親信是不會給看的,看了也必須立刻忘記。
不過兩天的時間,蕭九安不是燕北蕭家血脈的流言就平息了,原先怪異的氣氛也消失了,燕北的危機也解除了,此刻燕北上下前所未來的團結。
最先收到消息的,是一直關注燕北進展的南瑾昭:“我就知道蕭九安那人必有後招,天啟的皇上和十慶郡主想憑這麼簡單的招對付蕭九安,實在是愚不可及。”
當然,也不是不可能成功,隻要蕭九安無法回燕北主持大局,在北辰、南疆和天啟三方的通力合作下,任憑燕北人再團結也能瓦解。隻可惜天啟的皇帝沒有那個本事,沒能把蕭九安困在天啟。
比南瑾昭晚一步收到消息的是北辰天闕。
之前蕭九安不在,北辰的兵馬一向是贏多輸少,大贏小輸,眼見就要攻破燕北的防守,可以收回當年的失地,然……
就在這個時候,蕭九安來了。
蕭九安一來什麼話也不說,直接帶兵突襲,不僅給北辰造成的大量的損失,還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自蕭九安繼任燕北王位以為,北辰在燕北軍手中就沒有討到過好處。蕭九安這三個字,早已成了北辰將士的心魔,別說蕭九安親自帶兵突襲,就是隻聽到蕭九安的名字,北辰的兵馬都會忍不住打抖。
蕭九安一出現,且一來就打了個大勝仗,狠狠地打擊了北辰將士的士氣。北辰的將士越發的堅信,隻要有蕭九安在,他們就沒有勝算。
現在,全軍上下都把希望寄托在天啟內部,希望天啟內部能盡早證實蕭九安的身份,將他身上的王位給擄了,然……
他們等了半天沒有等到好消息,反倒等了大噩耗。
“大皇子,我們現在怎麼辦?”北辰的將領慌了。
他們之所以會隨大皇子一同出征,是得到確切的消息,知道蕭九安不是燕北蕭家的人,他沒有資格統領燕北軍才會出兵的,要早知道情況會是這樣,他們絕對不會出兵。
他們事先一點準備也沒有,草草出兵對上燕北的強兵,對上蕭九安這個煞神,那不是自尋死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