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統領帶兵過來,看到燕北軍營外如此“和諧”,一時間還有些不能接受。
他先前收到的消息,明明是這群學子十分激憤,叫罵不休,甚至還有狂生寫文、寫詩、寫詞罵燕北王和燕北軍,怎麼他來看,卻發現事情有不對呢?
不過,很快禁軍統領就知道了,他收到的消息是對的……
這些學子依舊在寫詩、寫文罵燕北王、罵燕北軍,而且文詞犀利,語氣憤怒,但禁軍統領總感覺有什麼不對?
這不,一個魯姓才子寫完一篇慷慨激昂的檄文,並且用憤怒、尖刻的語氣念完後,底下的書生立刻發起陣陣掌聲,高聲呼好:“好好好,魯兄這一篇文,寫得實在太好了。將燕北王的張狂展現的淋漓盡致,隻看文便能知曉燕北王的可惡與卑鄙。”
“燕北王可惡,仗勢欺人不說,還濫殺無辜,殺了人還躲不起來,不敢麵壁,簡直是卑鄙的小人。魯兄這個比喻用的好,燕北王可不就是令人作嘔的臭蟲。”
“用詞樸實,毫不浮花,魯兄這文必當流傳於世,再下自認不如。”
“魯兄大才,我等甚是佩服。”
“佩服,佩服……”
……
聽著一群書生,一臉激動,麵色通紅的誇讚那寫文罵燕北王的學子,禁軍統領真的傻眼了。
這就是文人的罵戰?
這就是文人的抗議?
這就是文人的憤怒?
……
皇上,咱是不是做錯了?
咱這錢是不是白花了,這群學子這是在罵燕北王,還是在辦文會,借此揚名呀?
這事怎麼感覺都不對?
看到這一幕,禁軍統領沒有立刻帶兵行動,而是讓五萬士兵原地休整,繼續在一旁觀看他以為會是十分激動的、場畫麵暴的“罵戰”,結果隻看到這群靜坐的學子,一個接一個上前,走到場中央的桌子前,揮毫潑墨,邊大聲叫罵,邊將文章寫下來,然後叫人傳閱出去。
不知是因為看到他們來了的原因,還是什麼,這群文人的聲音很大,說是中氣十足也不為過,完全不是像頂著春寒,在外麵靜坐了十幾天的樣了。
等到禁軍統領看到一群小販推著吃食,在這群學子間來回穿梭,一瞬間不知該說什麼。
這群學子看不出,他一看這些人走路的姿勢,就知道這些人根本不是什麼普通的小兵,而是當兵的。
這個時候,敢在燕北軍營外賣東西的當兵的,除了燕北軍外,還有誰?
“合著聖上一天拿五六千兩銀子養著這群學子,一大半都落到了燕北軍的手裏?”禁軍統領僵在那裏,猶豫著要不要將這裏的事,如實稟報給皇上知曉?
這裏的事,他看著都生氣,要是皇上知曉了,得氣成什麼樣子?
“大人,還不動手嗎?”副手見禁軍統領一直僵著不動,擔心出什麼事,忙上前問了一句。
禁軍統領猛地回過神,打消將消息報給皇上的念頭,沉著地道:“再等等。”
他倒要看看,這群學子每天“罵”多久。要是罵的多久,要是能多留幾首,能傳世的、能傳唱出去的作品,皇上的銀子也算花得值得,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