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乞丐的過去(上)(1 / 2)

2002年,黔陽省平順市龍旗鎮隴關村。

豔陽高照,我此刻卷著褲腿站在隴關村的梯田上,這片丘陵上是我種植的水稻,現在已經是五月份,再過兩個月便到了豐收的季節,拔完水稻間生長的雜草,一眼望去,我的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我早早地幹完了農活,天還沒黑,我便回到了家中,閑來無事,我便進了山間,去拾起掉落的樹枝,充當冬季取暖燒火的柴,雖然現在是夏季,但是日積月累,冬天就不用害怕寒冷了。

我的名字是張厚忠,妹妹叫做張孝貞,父親叫做張振國。

兩個月前,我的父親去逝了,我便隻能和我妹妹相依為命。自記事以來我便不能開口說話,二十八年來我已經默認了自己是個啞巴的事實。我的母親在生完我妹妹後便離開了村子,因為不能說話的原因,家中把讀書的資格條件都給了比我小六歲的妹妹,我並沒有因為如此而感到悲傷,因為家中的條件難以撐起兩人上學。好在妹妹很爭氣,現在是平順市的大學生,每逢有人討論張家的姑娘,我都覺得臉上倍有麵子。

我已經一個月沒有收到妹妹的消息了,不知道她在大城市裏過得怎麼樣,有沒有被城裏的孩子欺負,有沒有城裏人因為她是鄉下人而看不起她,又有沒有被那些年輕的小夥子迷上或者喜歡上一個帥氣的小哥,真的十分關心啊!

我撿完柴後翻過一個山頭來到老村長家,老村長是附近德高望重的人,也是村子裏少數讀過書的人,每次妹妹從城裏寫信給我都會寄在老村長這,每個月我都會去幾次老村長家,問問有沒有給我的信,然後請老村長念給我聽,而我則會幫老村長掃門前的落葉,甚至挑上幾捆柴放到老村長的柴房,以示感謝。

很遺憾,這次妹妹又沒有寫信給我。

兩個月後,稻子成熟了,我早出晚歸,迅速的割完稻穀,將稻穗放入打稻機,前前後後忙活了將近一個月,收成很喜人,是個豐年了。這期間妹妹寄來了一封信,信中有簡單的交代了她的生活起居,她的學業情況,告知我不用擔心,她並且決定了這個暑假會在平順市找一份工作,減輕家中的負擔。

我很欣慰,妹妹也長成大人了,說不定再過幾年,她畢業後,會在城裏找一份不錯的工作,也不用跟我繼續在這鄉下過著貧苦日子。

打好的稻子,存了一年的糧食外,其他的糧食拿到村裏賣給了供應商,收入有四千八,這些錢隻夠給妹妹交學費,每月都會有國家給的三百的補助,省吃儉用,勉強可以維持一下生活。

轉眼到下半年了,水稻割完後已經快入秋了,水稻一年一季,今年收成完不能再種了,除非種植一些冬季生長的農作物,否則隻能等到明年的春天了。

我準備去老村長家,老村長人脈廣,或許可以給我介紹一個賺錢的工作,大多都是苦力活,但是我是個啞巴,沒讀過書,除了種田外還能賺到錢我也是很滿足了。

老村長說等過幾天,他們家梯田上還有水稻沒有割完。我百無聊賴的村子裏漫步,這時有個人勾住了我的肩膀。

我回頭一看,是風老爺子家的小子,叫風子興,村裏人都叫他小風,比我小個三四歲,上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沒考上,現在跟著父親在種植油菜。

“張哥兒,你家的穀子都收好了吧?”他笑嘻嘻地說道。

我點點頭,豎起了大拇指。

“收成不錯啊看來。”

我又點點頭,他把我拉在一邊的石頭上坐下。

“張哥兒,弟和你說個事啊,這事我不敢和我爹說,怕我爹知道打我。也沒有和村裏其他人說,怕其他人告訴我爹,我爹還是打我。整個村,能和我說話的也隻有你了,你是個啞巴,我告訴你你肯定說不出去的。”

我對著他揮了揮拳頭。

“張哥兒,我沒有看不起你的意思啊,別打我。我想離開村子,去外地創業,去金城創業。你知道金城嗎?知道金城什麼資源最多嗎?煤礦,煤啊,黑色金子啊。如果我去金城創業,開一個礦場,那錢啊還不是劃劃的進。說到底吧,這件事還是挺好的,走出農村,脫貧致富,但是我把這事跟我爸說後,他就不同意了,金城啊,和黔陽之間隔了三四個省,兩千多裏的路程。他說我腦子不好使,打工還好,創業就算了。家中沒那麼多的錢供我創業,打工不建議我去金城,不建議我北上,建議我南下去沿海城市打拚。”

我心想:“北方的帝都,南方的魔都,像金城絲府,廬州鷺島這些都是大城市,祖國的繁華,我卻連平鎮市都沒去過幾次。”

半個月後,我和風子興離開了隴關村,在這之前我跟老村長交代了一聲,請他幫忙照看一下屋子,糧倉裏的米和柴房裏的柴可以自行使用,家裏的田地則是低價租給了村委會,去父親的墳頭燒了紙錢,將墳頭草處理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