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離家遊學(1 / 2)

次日,周凡打點好行裝,帶上了父親安排的仆從還有貼身侍女靈慧,一行四人告,別了父親周凡母親劉氏後,開始了自己的遊學曆練之路。

離開了高平縣。

離開了山陽郡。

再回來時,是為了爭霸一番?或是從政輔助漢室?還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離開家才是真正的開始吧?完全告別了周無極的身份,那就讓這個周吉從新開始吧!

潁川要去的,不是為了荀爽,而是王佐之才荀彧、戰術大師荀攸、鬼才郭嘉、文武全才徐庶、律法奇才陳群,等等良臣......想想都開心!似乎好多名士在向我招手呢,周吉心裏美滋滋的、獨自幻想著。

額,這一路過去會有什麼危險嗎?會碰到強盜土匪嗎?會碰上名將嗎?能解決嗎?能收到嗎?小屁孩兒一個,應該解決不了吧?也沒有人願意把性命身家押在自己身上吧?一切隨緣吧,也是會有意外不是?

帶著隨從與侍女一行四人悠哉悠哉,天明而行,天黑而歇,走到不同的地方總會到不同的酒館或熱鬧的地方探聽一番各路的傳聞。

一路走來,聽到最多的還是關於太平天道的事情,仙師在哪裏又救了多少人,又在哪裏為百姓求了一場雨解決了旱災,反正就是各種對太平道的稱讚!深得民心啊!太平天道的太平要術再一次吸引了周吉。

其實周吉心裏有數,張角等人早已經開始準備叛亂的算盤了,時間緊迫,到時平叛討賊咱是趕不上的了,但是收一些名將也好啊!

“靈慧”,我們這是在何地界了?周吉向侍女問道。

“公子,前日我們已經進入陳留郡地界,前麵我們將經過睢陽縣城,估計明日我們就能到達已吾縣城了”

“陳留已吾?古之惡來典韋!這猛人身在何處?從軍了嗎?要是能忽悠來做個貼身保鏢該多好啊!那麼猛!那麼忠心的好漢啊!他不該死在曹操的風流帳前的。”周吉感慨心中卻暗喜,那該死的曹孟德,這牆腳我挖定了。

典韋(?—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縣黃崗鄉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麾下名將,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趁天下還未大亂,這時候的人應該還是很淳樸的,簡單來說應該是比較好忽悠的,尋常的人都學文習武,基本上都是為了在仕人官宦家裏謀的一份出路。

所以寒門子弟大多淪為士族家中幕僚或看家護院的家丁,如大名大名鼎鼎的關羽開始也不過是給富人家看家護院,還有大將軍衛青也不過是公主府一馬奴而已。

當然了有真本事的人在士族裏做事也是有機會攀升的,好的家族會對有能力的下人加以培養,然後舉薦為官,有出息的人做的好後又會形成一個小士族依附著大士族,所以就形成了大士族的門生故吏遍地開花,也就更加鞏固了大士族的地位了。

也就形成了一些連皇家都要顧及的大士族,如弘農楊家,汝南袁家,等等都是四世三公之家啊,那可是連皇帝都不敢隨便動的家族,最終這也就導致了漢末宦官、外戚、士族相互爭權謀利的混亂局麵。

當然了,大家肯定都知道漢靈帝的混賬事跡,既然夥同十常士向往捐官,想當官?可以,捐錢唄你,拿錢來換啊!給多少錢就給你多大的官,這世道隻要給錢就能當官。

漢靈帝劉宏(?-189年5月13日),生於冀州河間國(今河北深州),漢章帝劉炟的玄孫,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喜好辭賦,作有《皇羲篇》、《追德賦》、《令儀頌》、《招商歌》等。

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誌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

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