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36章(1 / 2)

很多年前,徐涓十歲左右的時候,被徐繼仁打過一頓。

他隱約記得,當時好像是因為他調皮搗蛋闖禍了,弄壞了一個名貴的花瓶,那是徐繼仁的心頭之愛,擁有獨一無二的價值。

徐涓從小嬌生慣養,闖禍後不願意認錯,在家裏胡鬧一通,說爸爸不愛他,竟然因為一個死物,動手打自己的親生兒子。

恰好那一年,徐涓剛開始過“苦日子”,還沒習慣“受壓迫”。

他每天學習很累,一累就委屈,但他從小就和別的小孩不太一樣,他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父母為他安排的所謂精英教育,他心裏能接受,所以他會努力去學,而且他看不起每天瞎玩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們(比如和他一起長大的侯世傑),認為自己比那些“小屁孩”成熟。

正因為如此,每當他疲憊、委屈的時候,他的自尊心不允許他放下麵子,親口承認“我不想學啦!我要和小屁孩一起玩!”,可他又憋得慌,根本不是真的成熟,所以就借題發揮,抓住這件事大鬧特鬧。

明明徐繼仁隻象征性地打了他幾下,沒多嚴重,他卻哭得天崩地裂,更不肯認錯了。

何湘姿心疼兒子——那時徐涓是一個乖寶寶,很得長輩的寵愛,不像現在,他媽早就對他不抱希望了。

何湘姿被他哭得頭疼,也不分青紅皂白,反過來指責徐繼仁,她說:“壞就壞了,什麼東西能比你兒子重要?你跟他發什麼脾氣?他再不懂事也是你親兒子,難道你能不要他了?”

徐繼仁吵不過老婆,主要也是不想因為這點小事鬧得家裏雞飛狗跳,遂作罷。

小徐涓大獲全勝,從此學會了恃寵而驕。

準確地說,是一種“仗著你愛我、需要我,我就敢在你的底線上反複橫跳”的臭毛病。

這不一定是徐涓的“主動缺點”,但的的確確,是他身上攜帶的“被動技能”。

人的性格都是在某種成長環境裏,日積月累塑造而成的,這些年,徐涓變了很多,但又好像一直沒變過,他聰明,什麼都懂,卻又稀裏糊塗,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句話怎麼說?當你洋洋得意,以為自己超凡脫俗,能玩轉人生的時候,人生隻要悄悄拐個彎,就能把你玩死。

徐涓現在撞到了彎路上。

眼前是一個分岔路口,敞開的門對著空曠的樓道,外麵一片安靜,隱隱能聽見電梯運行的聲音,然後有腳步聲走近,似乎是鄰居回來了。

徐涓聽了片刻,發完呆,抬眼看裴聿。

裴聿不是他爸,不會慣著他臭毛病,他不能拿“雖然我調皮搗蛋我砸壞你心愛的花瓶拒不道歉可我是你親兒子啊”那一套來要求裴聿原諒他。

其實他並不是像裴聿猜測的那樣,想逼裴聿主動甩了他,他沒往這方麵想,因為他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會得到原諒,所以,分手難道不是必然結果麼?

但裴聿站在門裏,問他要不要走。

徐涓想在那張強裝冷漠的麵孔裏挖掘出幾分不舍,又覺得自己的心態實在有夠卑劣。

他低頭笑笑,抬腳邁出門檻。

剛往外走了一步,想回頭說點什麼的時候,門在他麵前關上了——“嘭”地一聲巨響,裴聿把他關在了門外。

“……”

徐涓的鼻尖貼著門板,差點被拍到臉。

這麼果斷迅速,連多說一句話的機會都不給他了,裴聿比他想象的更決絕。

應該的,徐涓想,沒什麼不對。

他站在門外放空了一會兒,腦中放電影似的,掠過許多回憶,但個中滋味如何,並不敢細品。

幾點了?

徐涓慢吞吞地拿出手機,看了一眼時間:19點36分。

該去哪呢?他好像無處可去,現在是真的,天大地大,沒有一處是他家了。

他可以回去,回他爸媽家,但徐涓發現,即使落魄到這步田地,他仍然不想回去。

他想不明白,他為什麼非要跟自己過不去?

他回家認個錯,以後別再搞那個破公司了,去他爸手下做點事情,讓徐周益帶帶他,有什麼不會的,慢慢學,過點正常的日子,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強,也別認為自己是垃圾,該扔了——就像每個普通人那樣,承認自己的平凡,然後按部就班地生活,雖然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也能踏踏實實地為國家貢獻一點GDP,就這樣,很難嗎?

為什麼非要當勵誌電視劇的主角?

哈,還勵誌劇呢,他現在連狗血愛情劇都演不好。

徐涓像一根木頭樁子,杵在裴聿家門口,哪也不想去。

他捫心自問:想走嗎?不想走。

但他還沒找到留下的借口呢,裴聿就把門關上了,他的借口頓時更不好找了,僅剩的一絲勇氣也被關門聲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