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禁衛軍裏多的是,暗說皇上對他應該沒什麼印象。

可偏偏四郎是蕭景鐸的小舅子,是宋青苑的親弟弟。

還是那位傳說中的薯大人的孫兒。

因著這層關係,皇上對這個英俊挺拔,小眼睛裏冒著精光的男兒,有了幾分印象。

偶爾閑暇之時,還會召進殿裏說說話。

詢問一下關於榆林縣,關於國寺,關於宋家村的情況。

哪知今日皇上剛下朝回來,腳還沒踏進上書房,四郎這個小子就躥了出來,請求聖旨賜婚。

他想要迎娶的人選還是剛剛為朝廷立了功,卻讓各個官宦之家避之不及的顧家之女顧盼盼。

“回皇上話,臣想好了!”

四郎重重磕了一個頭。

隨後挺起身板,義正嚴辭的道,“顧家有女名盼盼,大義滅親。”

“為了隴西百姓,為了對朝廷盡忠,不惜以身犯險。”

“以柔弱之軀,衝破千難險阻,千裏迢迢來到京城告狀。”

“此等大仁大義,忠君愛國之輩,不僅僅是女子學習的典範,更讓我等七尺男兒汗顏。”

“故而臣請聖上賜婚,娶顧家之女為妻。”

“日後夫妻相合,一同為朝廷盡忠,為聖上效力。”

四郎的話鏗鏘有力,儼然一副忠君愛國,時刻準備報效國家的好男兒形象。

皇上聽了,輕笑一聲,擺了擺手,“行了!行了!”

“別跟朕說這些冠冕堂皇的奉承話,你們姐弟朕還能不了解?”

“跟朕說說,你想娶那顧家之女真正的理由是什麼?”

皇上態度隨和,好似閑話家常,裏麵的親切勁一聽便讓人能感覺得到。

“嘿嘿!”

聽罷,四郎也順杆爬坡的表現出自己的幾分真性情。

仿佛是麵對自家長輩般,不好意思又害羞的道,“果然瞞不過聖上的眼睛!”

“聖上英明!”

“臣想娶顧盼盼,是因為臣與顧盼盼自幼相識,曾是好友。”

“後來慢慢的,便對她升起了傾慕之心。”

四郎陷入回憶之色,慢慢訴說。

“當初臣初見顧盼盼時,她還是個五六歲的幼童。”

“正值我們宋家玩具店開張,為吸引顧客,店裏舉辦了一場活動。”

“我與盼盼一同……”

……

“後來屢次相遇,從最初的鬥嘴,變成了深厚的友誼。”

“再然後顧家被貶,全家離開,臣便與盼盼失去了聯係。”

“中間也曾每隔一段時間,便給她寄一封信。”

“可是,從未得到回應,後來便徹底失去了聯絡。”

“誰曾想到,這次在京城能與盼盼重逢。”

“又得知她做出這麼一樁壯舉,心中更是欽佩。”

“年少時產生的情意盡數回籠,越發濃鬱。”

“於是,臣便升起了想要娶她為妻的心思,還請聖上明鑒!”

“原來如此!”皇上聽了朗聲大笑。

“原來竟然是對歡喜冤家!”

“你與這顧家小姐也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如今在異地重逢,也算是緣分使然。”

“那這件事……”皇上在心裏琢磨了一番。

顧盼盼被朝廷立了功,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