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城風,成人禮(1 / 2)

民國七年,農曆臘月十八,洛城。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秦州中學三年級學生——宋依涵的成人禮。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料峭。洋洋灑灑的雪花似浮萍般飄落在大街上,晶亮的雪滴是心靈的年輪,輕盈又縹緲。各種吆喝聲並沒有因為雪的侵襲而減少,整個街道呈現出一種祥和的氣韻,襯托出洛城人民純樸,善良的品質。

這裏有個流傳下來的風俗,男子滿十八歲,女子滿十六歲,即可成人。

宋家,一所普通的商戶,因其祖上做過一些運送紡織品的小生意,曆經幾代,日積月累,到了宋文德(宋依涵的父親)這一代,雖不及各種世家大族的富足,卻也略有積蓄。

此刻的宋家院子裏熱鬧非凡,高朋滿座。大至各家老人,小至三歲孩童皆來參加這宋家女兒的成人禮,更有女子學院德高望重的女老師--傅若瑩為座上賓。

洛城人雖然接觸著新事物,但對古禮依舊推崇,可以說那是幾代人骨子裏傳承的一種信仰,不易更改。??因此兒女的成人禮,依舊按照民間古禮的程序,女子的成人禮也是跟隨了古代的及笄禮,迎賓,就位,開禮,笄者就位,賓輿,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置醴,醮子,才算是完畢。

西廂房內,一道身影徐徐轉出屏風,上著嫣紅寬肩絨線襖,外罩淺紫色皮衣馬褂,下著白粉飄逸裙,齊平小腿,腳著白色靴子。白玉簪輕挽著三千青絲,疏落的流蘇熠熠生輝。粉頰如是,一雙清亮的眸子更加突出,嘴角微微翹起,不失莊重又顯清貴;不失嬌美又顯英氣;豔而不俗,俏而不媚。這樣的容顏雖不是絕色傾城,一身氣質卻讓人眼前一亮,難以忘懷。她便是今天的主角--宋依涵!

依涵規矩地坐在銅鏡前,趙悅香拿起梳子,輕輕為女兒挽好發,眼神慈愛無比,撫摸著那預示著成人的簪子。

“涵兒,從今以後,你就是大人了!”趙悅香感慨道,以後做事千萬不要任性了,知道嗎?

“娘親,我會的,你就放心吧!”

房門打開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眼光聚集到了她身上,依涵挺胸抬頭,步步生蓮,直入庭院。

見到自己滿意的學生前來,傅若瑩老師按下心中的激動,起身走去,直到站在依涵麵前,牽起了那雙細膩的手。莊嚴吟頌:令月吉日,初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依涵低頭聆聽,繼而三加三拜,成人禮完成,迎東而坐。尊長們紛紛點頭,賓客們歡呼問候,以示祝福。依涵逐一還禮,時而斂容低眉,時而抬起臉龐。迎風而立,萬千光華集於一身。

看著滿院的熱鬧,親朋好友都來恭賀,依涵又喜又憂。因為自始至終,門前都沒有望見她渴望已久的那個身影!

從今以後,身前再無他人,父母兄弟第一次站在她身後,再也無人張開庇護的臂膀,為她遮風擋雨。門前長緩的台階,似乎要將她引向不敢想象的未來,而彼岸形形色色的人們,離她如此遙遠。

她知道,這一刻,年少的歲月將會一去不複返。

一切的未知,前路的風景,再也沒有父母兄弟善意的囑咐,提醒。隻有她自己慢慢去尋找,去欣賞。無論歡樂還是悲傷,都需要她一個人去承受……

次日清晨,依涵從睡夢中幽幽轉醒,依舊是落雪時節,北國的冬天周而複始,一輪又一輪,未曾改變。

唯一變化的是這是她成人後的第一天,以後的每天,將會以嶄新的姿態麵對人生,縱使前路迷茫,但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她:無畏,無懼。

想罷,依涵立即起身梳洗,今天的裝束不必像昨天那樣繁重,莊嚴。

小城的女子是不喜穿旗袍的,那溫軟細膩的綢緞,隻適合於江南水鄉女子的輕柔與溫婉;北城粗獷的大山養出的女子,既豪邁又英氣,穿著更趨向於幹練的馬褂和棉襖;因此隻要符合成人女子的裝束即可。

依涵隨即穿了件白色棉襖,外帶銀色披風。腳上穿著暖和的繡鞋,墨色窄帶子豎起秀發,整個動作一氣嗬成,不留痕跡,一身打扮既簡單又英姿逼人。

抬腳走出門外,庭前的梅樹傲然挺立,點點花苞待寒長於枝頭,仿佛那迎戰的士兵,整齊又肅穆。站在梅樹下,望著未開的花苞,依涵不由得想到了那人,三年前離開洛城的他極愛梅花,對梅的品格讚不絕口。她才瞞著父母讓哥哥偷偷從城外帶來了這梅樹的幼苗,種植在她的門前。經過三年風霜的洗禮,那幼苗已經蓋過她的頭頂,挺拔獨立在寒雪中,不卑不亢。

看到這樹,就像看到那人,為她這三年掩藏的情愫留下一個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