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月站在一件展品的背景介紹麵前,靜靜地讀著上麵的文字。上麵記述了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因為自己作為作家寫過太過生離死別或者愛恨情仇的故事,看見這個來自琉璃製造師的真實的故事,林新月反而覺得它是那麼的不真實,就像自己的一樣。隻是滿足著一些少女對愛情的幻想,滿足著她們與自己心愛的男孩曆經萬般險阻最後終於修成正果的夢,是那麼的浪漫,讓人向往。
但是現實生活裏的故事,沒有那麼多的艱難險阻,不過是一個人的不願回頭,或者另一個人心裏小小的一個糾結,萬千的艱難險阻也比不上這些的殺傷力。
但是這背景前展覽著的那件琉璃花瓶還是那麼的好看,光澤很通透,色澤也十分均勻,更難得的是在花瓶那薄薄的瓶壁上居然有三層浮雕,這樣的製作工藝實在是太難得了。這件花瓶的作者將自己精心製作的花瓶獻給了自己最心愛的女孩,但是所愛在心中卻早已和他相隔了萬水千山。花瓶在送給女孩的第一天就被摔碎了,此刻擺放在林新月麵前的這個花瓶,被文物修複師們用高級的粘合劑粘合了起來,透明的瓶身現在布滿了裂紋,有兩處還遺失了兩片小小的碎片。
盡管這件花瓶有所破損,但是依舊改變他的文物價值,所以才會被文物修複師們粘合在一起,放在這裏作為展品。
美則美矣。
但是畢竟是破碎的花瓶,再也盛不了水,也再也插不了花,它已經不再是一支真正的花瓶了,隻是文物簡介上的一個編號,一個“破碎的花瓶”。
是啊,碎了就是碎了,即便用最高級的粘合劑將那些碎片全部粘合在一起,就算沒有遺失任何一片碎片,就算那些裂痕全都用最先進的技術全部補平,就算可以有機會讓它恢複如初一點破碎都看不出來。
但是它畢竟已經碎了,連同那位琉璃製造師的心,一起在那位女孩麵前,摔得粉碎。
那個女孩,看見滿地零碎的琉璃碎片,不知道自己的心裏麵有沒有一絲一毫的動容呢,有沒有哪怕隻是一秒鍾的時間,發現自己其實也是愛著琉璃製造師呢?
但是對於這位琉璃製造師,即便往後有一天,那位女孩轉過身來對他真情告白,聲淚俱下地描述著自己對他的愛意。琉璃製造師也不會有絲毫的動容了,因為有些東西畢竟是碎了。碎了的花瓶的就不再是花瓶了,愛著她的心碎過之後也不再是愛著她的了。
不知道這位琉璃製造師之後有沒有更愛自己一些,告訴自己不要再這樣奮不顧身地愛一個人,告訴自己不要將自己的心像一支易碎的琉璃花瓶一樣獻給不愛惜花瓶的人,告訴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隻有自己才能保護好自己,隻有自己才能對得起自己的愛意,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鎧甲。
就好像這支琉璃花瓶,從桌子上摔下去的那一瞬間,為什麼就沒有想到將自己的把手掛在任何一個可以救起自己的掛鉤處呢,為什麼就沒有好好保護自己呢。現在摔得粉身碎骨,還失去了裝下別的花朵的能力,實在是太愚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