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彥佑臨所說,上島之後,第一次吃飽,元厘揉著肚子,整個人舒坦的躺在地上不想動。
以往百般嫌棄的野草,被魚湯煮鍋之後去了澀味,吃起來格外好吃。
元厘忽然對生活就給予起希望。
沒有什麼問題是一頓魚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能飽腹之後,兩個人就正式開始搭建起房屋。
海岩邊雜碎的石頭都有著堅韌鋒利的切麵,磨圓背後用結實的藤蔓浸水炮製,最後編成麻繩來綁住岩石。
握著新鮮出爐的石斧,彥佑臨開始了砍伐森林小樹木的任務。
先是將自己所居住的那一片地方將雜草清理幹淨,四四方方的圈出一塊地之後,不斷從海邊拌勻石頭來,將那一塊地方鋪得相對整潔。
這是為了防止下雨天泥濘積水,有石頭跟石頭之間的縫隙,就不會那麼嚴重。
整理好地麵,彥佑臨來會踩了好幾遍,這才認真開始去砍樹。
本就不是幹這個的料,第一天結束就磨了滿手的水泡。
看得元厘心疼不已,為了第二天還能做事,隻能忍疼將水泡戳破。
元厘擔心感染,專門將自己的衣擺截掉一截,纏繞在彥佑臨的雙手上,這樣即便是握著石斧,也能減少一些摩擦。
之後幾天,或許是經常做,彥佑臨手上開始起老繭,變得沒那麼疼。
彥佑臨率先固定住了四方,以及中心的支撐點,隨後就先將頂做起來,為了不漏雨,最裏麵一層用的是鐵皮,上麵鋪了野草,防止下雨天劈裏啪啦的水滴聲太響。
之後便是兩層木頭,因為工具有限,彥佑臨都是挑選的差不多大小的樹木,直接橫架在頂梁上,疊了兩層,最後再找來大葉子豪在木頭上。
四五十平的小地方,耗費了彥佑臨大半個月以來砍伐的材料。
在頂正式成功後,像是為了檢驗他說勞動成果,大雨開始劈裏啪啦的落下來,生怕別人不知道它來一樣。
彥佑臨跟元厘站在頂下,屋子裏麵的東西十分簡單。
一角用石頭簡單搭建的灶台,下麵還對著柴,最中間是用大木頭排的一個木床,距離灶台也就兩步遠的距離。
對角放著彥佑臨這些日子有用的工具,而後一邊是飛機搜刮來有用的材料,另一角,是撐在辦公室懸掛的幾根樹枝,樹枝上懸掛著條條絲絲。
全部都是彥佑臨做房子的這段時間裏,元厘從樹林裏采集來的野麻,浸泡,去皮,鞭打,刷絲,而後才有了眼前這些材料。
元厘心裏打算著,等到天晴了,就找彥佑臨用樹枝簡單繃個框。
這會做不來紡織機,用框來固定麻編織成衣也是可以的。
下雨讓彥佑臨和元厘都有點安心,如今這也算是倆人避風的港灣。
倒是孩子,或許是一隻天晴安靜久了,這會突然聽到打雷下雨,開始配合著那節奏不斷哇哇哭出聲。
兩人哄了好久,本就不是哄孩子的人,這一遭下來,也都覺得去了半條命的樣子。
直到後來光下雨不打雷,孩子才算是熟悉了這情況。
不過元厘捂著他耳朵的手還是沒鬆開。
“佑臨,我們重新給他取個名字吧,不管他之前是誰,叫什麼,現在這段時間,先給我們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