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丈母娘……”
雲祈看出了知青女婿對老寡婦的怨懟,索性攤開了說道,“家裏人的意見很重要。當然老人有的時候比較固執,和他們講道理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要有耐心。村裏麵適齡青年很多,家裏支持的,不管是學習時間有了保障,而且哪怕以後讀書也是需要家人支持的,不說眼前,就說以後,我想後方安定的,你們這些真正有才華的人的也能走的更遠。”
道理都是大道理,可是套在自己身上怎麼想都不是那麼一回事。
知青女婿一聽雲祈說道會率先考慮家人同意的,就陷入了沉默。
和老寡婦的女兒的談話也是單獨進行的。老寡婦的女兒是個十分好說話的人。
似乎是因為看開了的緣故,她很支持丈夫去讀書。而且表示自己也願意參加學習,會在不耽誤工時的情況下,盡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至於高考,她是不敢想的,但多學點總是沒錯的。
務實的人總比花架子更招人喜歡。
夫妻倆,雲祈更看好女方。有了老寡婦的女兒勸說,老寡婦那邊也不成什麼問題。畢竟,兒女大了不由娘。
按照這樣的方式,雲祈又解決了好幾家的糾紛,有些知青自己也覺著無望,最初也不過想湊個熱鬧。別人一阻攔,他就覺著自己會錯失好機會。
如今,雲祈說服了村民,讓他們去參加考試,那些個本來肚子裏麵就沒有點墨水,而做人還算有點自知之明的立馬表示願意為家人妥協。
在彼此妥協的友好氣氛下,村裏氣氛達到了空前的和諧。
而以林青風為首的知青很快就投入了教學工作,隻是此時很多村民卻不願意讀書,他們更希望家裏的孩子能參加農忙,去賺實實在在的公分。
對想讀書家裏不同意思的,雲祈帶著鐵力主動上門做工作。
對不願意讀書,家裏也不同意的情況。雲祈強調了幾次讀書的重要性之後,也就隨他們去了。
讀書是一條出路,但不是所有人的出路。
等所有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雲祈如約搬去縣城的時候,已經是一九七六年的秋天了。
在這個期間還有一件喜事兒,雲祈懷孕了。在處理小王莊的情況的時候,慕華陽曾經回來了一趟,最開始身體的不適,雲祈一直沒放在心上。直到後來去縣城部門辦理入職體檢,才查出了這一個喜事。
此時在縣城辦公室樓前等待著接雲祈下班的慕華陽有一點欣喜,又有一點忐忑。他也有一個好消息。
看著雲祈走出辦公室大門,慕華陽屏住了呼吸。他們自從新婚之後,才在一起相處了一周不到。
慕華陽有點為難,他覺著自己的好消息似乎有些難以開口。
相處久了,雲祈一眼就看出了慕華陽的不對勁。但是雲祈下意識地忽略了這一點點的不對勁,一臉微笑地看向慕華陽。
“我有一個好消息!”
慕華陽微笑道,“巧了,我也有一個!”
雲祈想了想,覺著慕華陽的不安可能和他口中的好消息有關係。
“那你先說。”
慕華陽搖了搖頭,“先聽你的!”
雲祈主動挽住了慕華陽的胳膊,“走吧,我們去給爺爺打電話!”
聽到雲祈要給慕爺爺打電話,慕華陽迫不及待地就想知道雲祈口中的好消息,能驚動慕爺爺的,肯定是天大的好事。
“不如你先告訴我!”
雲祈搖了搖頭,“等爺爺宣布吧!”
慕華陽笑了笑,“那一會兒,我的好消息也要等爺爺來宣布!”
剛從會議室出來的慕爺爺接到了孫媳婦的電話,十分意外。
雲祈看著慕華陽的眼睛,笑眯眯地衝著話筒道,“爺爺,您的孫子或者孫女來找您報道了。”
慕華陽傻笑的臉,像是凍住了,停在了不敢置信的表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