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屍海(十四):母儀天下(1 / 2)

天眼是人死以後,為了有朝一日得道升天的一種儀式建築。它通常就建在逝者棺槨的正上方,古人相信功德圓滿,方能得道升天。而那些皇帝老子更是對長生的渴望達到了一種幾近狂熱的狀態。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往蓬萊仙島尋求長生不老藥,唐太宗召集天下術士廣煉丹藥,魏明帝為了多活一天,在宮殿內外放公雞叫魂。

長生不老,自古就是統治者的最大心願。因為吃喝不愁,酒池肉林,美女成群,誰不想一輩子都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可見我們腳底下的這位明朝娘娘也是這些追求者中的一員,不過很可惜,不老不死終究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我們踩在人家飛升成仙的通道上,是不是不太禮貌啊?”我也看清了這塊巨門,上麵的塵土很多,遮掩了青銅的光澤。畢竟這裏以前也是個遼闊的草原,經過數百年的風雨雕琢,氧化也是很正常的。

“那倒不是問題,”哨子拿出一把小刀,輕輕刮去一層早已橡蠟化的泥土。青銅門的花紋逐漸展露在我們的麵前。

“這上麵刻寫的什麼?”我不認識古代文字,更不知道其中的含義。

“這上麵記錄的全是這位娘娘生前做的好事。”哨子回答。

“好事?”我摸起下巴,“什麼好事?”

黎民百姓做好事叫力所能及,地主富商做好事叫樂善好施,那皇帝做好事叫清正廉明。

“什麼年間,風化太嚴重了,我實在看不清楚。”哨子已經刮出了一大片類似清東陵功德碑的東西,隻不過上麵都是青銅鑄出來的。

哨子拿出一大塊帆布,使勁扇去了青銅門上的塵土,弄得這狹小的空間煙塵滿天。

“咳咳!”我咳嗽幾聲,“差不多行了,你還嫌咱倆不夠‘舒服’啊?”

哨子不理會我的嘲諷:“北南有貪官行賄,克扣賑災錢糧,經查實,夷三族。朝中有讒言佞臣,防其阻聖清明,逐殺之。偏山有亂匪謀權,剿之,誅九族。後宮有嬪妃徇私枉法,賜白綾,自縊。後,有兩小兒擋皇帝之路,灌毒酒,除之。”

“這哪裏是功績啊?分明是個殺人的小冊子。”聽哨子講完,我倒是沒什麼波動,甚至還有點欽佩下麵躺著的這位皇後娘娘。

我想了又想,還是有點不能理解:“前幾項,我知道是為國除賊,可以理解。最後一項就有點兒奇怪了,兩個孩子擋了皇帝的道,就非要殺了他們嗎?如此殘暴不仁,難怪會亡國。”

“哼哼!”哨子淡笑兩聲,“這越往下記述的,就越是娘娘年輕時候的事情。這兩個小孩擋的可不是一條大路,他們擋的是‘皇帝’登基上位的路!”

“哦!~”我恍然大悟。古代帝王的後宮,哪位沒有個三千佳麗?他今天寵幸一個,明天寵幸一個,保不好,哪個妃子就先生下了皇子,那後來的小皇子可就不吃香了。原來這位娘娘是殺害了阻擋自己兒子登上帝位的兩個孽障!

“這與其說是功德,不如說是殺人書,但這位娘娘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皇帝。那皇帝都是真命天子,跟誰鬥也不能跟天鬥,自己為天子辦的事就算再殘暴不仁、血流成河,在自己的眼裏,在世人的眼裏,那也是豐功偉績!”哨子說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