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珂逸見到大皇兄,當初的一幕幕就湧上心頭。
原來那個人是據傳已經是死去的大皇子寧珂習,他當年因為目睹自己的母親的死去,一時難以承受,所以就暫時失去了心智瘋癲,等到回複神智之後,他發現自己的太子位置已經被人取代,而自己已經被囚禁在深宮,所有的勢力都已經失去,最為可怕的是,他的王妃因為不堪被人折磨,已經上吊自殺,自己唯一的兒子卻在出生不久之後就不知所蹤,他感到很心痛,不知道怎麼回事。很快,他就知道有人在暗算自己,自己卻不知道背後的人是誰,他也不知道是誰要置自己之於死地。後來聽到了皇上病危的消息,他就想去看望父親,看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他一出門口就被人阻止,他知道自己已經被人控製了,他要出去被囚禁的宮殿,唯一的辦法就是死去,隻有死了,才可以出去這個被囚禁的地方。
寧珂習咬著牙,用自己母親留給自己的最後一點的金子,買通了同情自己,還有當初對自己母親算是比較忠心的太監,吃下昏迷的藥,然後讓人通報給皇上說是自己已經死去,看來是因為瘋癲致死的,不能隨便是給人看的。
果然,當時的皇後李玉兒知道大皇子死去,是因為瘋癲而死,本來想好好安葬大皇子,但是想到皇上的病情比較危急,又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就隨便算了,當時的李玉兒要是知道就是因為這次疏忽導致日後的悲劇,她一定不會放過寧珂習,甚至會親自埋葬了寧珂習。
就是因為那個太監打死宣傳寧珂習是因為瘋癲而死,所以就沒有人去看望寧珂習,隻有現在的孝顯太妃因為感念以前的皇後對自己有恩,所以就去送葬,誰知道就見到了沒有死去的寧珂習,寧珂習對於太妃很感激,所以就把事情全盤托出,太妃答應保守秘密,本來太妃準備回宮想收拾東西給大皇子,誰知道,有人經過,寧珂習害怕走漏風聲,就沒有等到太妃到來就匆匆離開,剩下那個太監為自己收拾殘局,而那個太監在為寧珂習做好一切之後就找個借口就離開了皇宮。
太妃始終牽掛寧珂習,她又不能告訴任何人,隻能在自己的兒子長大之後,在看到了寧珂逸出落的更極愛穩重成熟之後,就告訴了寧珂逸事情的真相,寧珂逸對於母親隱瞞了事實的真相感到極大的驚訝,他沒有想到母親居然會知道這樣的事情,他沒有想到母親居然會隱瞞到這樣的真相,他知道母親的擔心的事情,他為了安慰母親,就答應母親,一定會探知大皇子的下落,他的心裏一直都知道這件事,還有,對於當今太後還有皇上感到畏懼,居然連親生的兄長都不放過,他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母親如此疼愛自己和弟弟,希望自己和弟弟留在自己身邊,但是最後還是狠心自己親自向太後和皇上提出,讓自己和弟弟出來,住在自己的王府裏,開始他是以為母親是為了向皇上和太後表白自己和弟弟沒有奪位之心,希望太後和皇上知道自己的決心,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部分原因,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到任何的傷害,母親的良苦用心,讓寧珂逸更加愛自己的母親,他也清楚,母親除了讓自己出來居住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自己寧願留在皇宮裏當做人質一樣,隻要母親在後宮裏,皇上就對自己和弟弟放心,畢竟母親在他的手裏,自己不能輕舉妄動。
知道母親的苦心之後,寧珂逸更加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多年以來,在他的心裏,他牢牢記得母親的囑咐,他一直在明察暗訪,希望可以知道寧珂習的下落,除了母親的囑咐嗎還有就是他也很想知道,到底當年出了什麼事情才會讓大皇子要裝死才能躲過那場災難?
人海茫茫,很難找到寧珂習,當年寧珂習根本就沒有留下任何線索,匆匆的離去,隻留下幾個腳印,寧珂逸沒有放棄,他執意要尋找大皇子,他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終於打探出來,當年那個太監的下落,那個太監原來已經隱居在鄉下,他當然知道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一早就帶著自己積蓄的財產回到鄉下隱居,過著平靜的日子,等到寧珂逸知道消息,親自找到他的時候,他一直拒絕承認自己就是那個太監。
寧珂逸清楚地記得,那天自己也是穿著一般人的衣裳,裝作平民一樣來到了那個太監隱居的地方,隻有知道那個太監隱居的地方,才能知道寧珂習的下落。
可惜,那個太監,開始就對寧珂逸的提問拒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