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給夏總道個歉!(1 / 2)

吃完了飯,秋善明帶著夏小猛去買酒。

賣酒的老劉家,距離秋善明家也不遠,走幾步路就到了。

老劉是村子裏,出了名的賣酒郎,據說這家夥祖祖輩輩,都靠著這一手釀酒的手藝,在這楓城或者非常滋潤的日子。

老劉家確實不差。

一幢三層小洋房,四麵全部貼了瓷磚。房屋設計也很新潮,很美觀漂亮。這和周圍的房屋建築比起來,簡直是鶴立雞群。

說起來,秋善明家的房子,也沒老劉家的房子好。

這也很明顯地說明了一個道理:老劉家很有錢,也不缺錢!

秋善明介紹道:“據說老劉家賣酒,已經有十多代的曆史了,一直延續到今天。聽說很多人,想要老劉釀酒的秘方,但是這家夥精著呢。他常常說,賣了釀酒的方子,的確可以吃上一輩子,但是後代萬一沒落了,連個手藝都沒有,到時候想回來釀酒的可能都沒有。”

“所以啊,老劉家的酒雖然好,但是出不了鄉。就算出了鄉,也出不了市。咱們楓城裏,知道老劉釀的酒的,真的是不多。”秋善明遺憾道:“咋說呢,就是感覺有點可惜。不過對我來說,每天能喝到老劉釀的糯米酒,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也不用去管其它了。”

秋善明為人也精明。

夏小猛猜想,秋善明說這些話,未必是真的有感而發,而是給他一個簡單的提醒,那就是不用打老劉家,釀酒方子的主意。

夏小猛不由得一笑,卻也沒有反駁什麼。

老劉的思想,固然是保守了一點,但是其實這麼想,也不算有多大錯誤。簡單來說,還是人各有誌吧,有人希望自己的東西,能讓自己揚名立萬,有的人卻隻想過著安穩平靜的日子,能吃飽穿暖,有房有車,有錢治病就行。

老劉家。

這一代老劉家的當家人,名叫劉謹銘。從取名字的藝術上講,在老劉家那個年代,絕對算是書香門第的名字。

要知道,那個時候,大家的名字,可都是叫啥衛國、愛民等等,而劉家祖父,給老劉取這個名字,可見那時劉家的家境,應當也是不差的,至少這位祖父,肯定是讀過不少書。

劉謹銘今年六十多歲,身體還很健康。

看到秋善明過來,劉謹銘就笑道:“老秋,你又帶著客人,來我這裏買酒了啊。”

“你家的酒好,可不是我非要帶著客人來。”秋善明道:“這位就是咱們鄉,很有名的夏總,老劉你應該聽說過。”

“原來是夏總,真的是一表人才,難怪年紀輕輕,就有這麼大的成就,讓人羨慕。”劉謹銘客氣了兩句,就笑道:“夏總,這次你準備要買多少酒?”

“二十……”想了想,夏小猛還是改口:“有沒有一百斤酒?你這酒這麼好,我一個人喝,那就沒啥滋味了,準備多買點送人。”

“一百斤酒!”劉謹銘好久都沒拿到過這樣的大單,一時間還有些小激動!

“嗯,不知道劉老板有沒有這麼多存貨?”

“有有有,一百斤酒,我這裏還是能拿得出來的。夏總,你等一下,我把一百斤就給你裝好。另外,我先提醒夏總一句,我這酒不太便宜,要賣到三十塊錢一斤!”

“三十塊,這價格挺公道的,值這麼多錢。劉老板,你把酒給我裝好吧。”夏小猛並沒有露出多少驚訝。

劉謹銘就喜歡夏小猛,這種敞亮的人,說話能少費上不少口舌。

“好,我馬上給你裝上。”

劉謹銘來到存酒的庫房,然後從一個大酒桶裏,往大壺裏麵裝酒。因為裝酒的方式,是用竹筒做的舀酒器具,然後用漏鬥放在壺口,一點一點往裏麵灌,所以這種方式,同樣也被稱作是吊酒。

夏小猛站在旁邊看著,邊看,他還一邊很輕鬆自如地打聽:“劉老板,你這每天大概,能產多少斤酒?”

“每天?”劉謹銘笑道:“我每隔半個月,釀一次酒。一次釀酒,大概要釀上六百斤。多的時候,我也會釀上一千斤左右。再多,我就不願意釀了。釀酒是個費力氣的活兒,一次釀太多,精力跟不上,影響酒的品質。”

“那一次釀這麼多酒,你能賣得完嗎?”夏小猛問。

“一般來說,是能夠賣完的。就算賣不完,多等幾天,也就全部賣完了。下次釀酒的時候,我也會相應地,少釀一點。”

“原來是這樣。”夏小猛做出了解的表情,然後又問道:“劉老板,如果你的生意更好些,你能多釀一些酒出來嗎?”

“多釀一些酒?”劉謹銘笑道:“那看你準備讓我釀多少了,一般一個月,三千斤以下的,我可以考慮,但是以上就不行。不是我不想賺錢,是人的精力跟不上,我也不想把老劉家,釀酒的這塊牌子給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