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1 / 2)

鍾羽這一做法,顯得很是無聊,也有那麼一點趁人之危的無恥,很不符合他一個步虛境上階修行者的身份。

但是沒辦法,誰叫他現在很無聊呢,隻有做一些無聊的事情,以得趣。再者,在別人眼裏,此舉或許有點無恥,但他自己卻沒有覺得哪裏無恥了。

他嘴上說著要使出十種高深法術,隨後卻沒有了動作。

這倒不是他忽地覺得這很無聊,亦或者知道羞恥了,才不再威嚇一個重傷未愈的老者,而是因為他從這件小事中,忽有所悟,才不想再“無聊”下去,走到了一邊暗自思忖。

儒家首位亞聖仲子,在《聖論》中,他對自己的生平是這樣描述的:“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前麵的這些話也就罷了,僅僅隻是說他在哪個年歲了悟了什麼而已,但最後一句,無疑是十分有份量的一句話。

這一句有分量的話,沒有說什麼天地道理,與《聖論》中其他的話相比,似乎並沒有什麼分量。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這句話中所隱藏的意思,一個簡簡單單的陳述,那就是仲子亞聖,是在七十歲成就亞聖果位的!

因為從那句話中可以明白的看出來,仲子亞聖七十歲的時候,他隨意的一言一行,都合符他所走的天道。

那這個“不逾矩”的矩,它是三千天道中的一道,也或許是很多道,根本上卻是儒家道理。

但這個儒家道理是誰定的呢?核心精髓無疑是儒家首位亞聖定的,也就是這位仲子亞聖。

再來說知恥,這個知恥是儒家道理中的一點,同樣也是仲子亞聖定下的。

現在鍾羽欺負老人,而且還是個重傷未愈的老人,這一行徑在儒家看來,無疑是很無恥的。

除了眾神山之外,中原神州、妖神殿和東海諸島,儒家道理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道理,所以當鍾羽做出這一件事來的時候,其他人都覺得很無恥。

但鍾羽卻不覺得無恥,為什麼?因為他是有資格成為亞聖的人!

成為亞聖的人,最後無一不是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道。即便仲子亞聖的那麼多徒子徒孫,他們修習儒家道理,但最後成道亞聖的,沒有一個所走的路和仲子亞聖相同,至少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是另一條道。

隻是因為他們所走的道中,還有儒家道理的精髓,又是因儒家道理而悟,所以才被歸為儒家亞聖。

現在的鍾羽也是有資格成道亞聖的,他自然也須得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

所以他不會依照著仲子亞聖定下的道理規矩來走,更不會走魔欲之道,但他受魔欲之道和儒家道理卻又最深,現在的道心就是建立在這兩種道理之上的。

佛門和道家道理對他也有所影響,卻顯得太少太少,大可忽略不計。

所以他再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理時,也會像那些被歸為儒家亞聖的亞聖一般,自己的道理中會有一些儒家道理和魔欲之道,但最多的還是自己悟出來的屬於自己的道理。

而仲子亞聖所定下的,像鍾羽剛才的那種行徑是無恥的這一道理規矩,無疑不在鍾羽所吸收的儒家道理中間。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鍾羽不尊老愛幼,且認為欺負老人是順理成章的行徑,而是有一定的選擇來尊老愛幼。

隱隱約約,鍾羽已經想到,魔欲之道中,自己認為合理的地方,以及儒家道理中,自己認為合理的地方,兩者糾纏融彙,再相互排除相異之處,並且添加上更多自己悟出來的道理,這就將是自己將來所要走的道,成道亞聖的道!

從一件小事中見微知著,悟到這些東西,讓鍾羽疲憊已極,卻很興奮,因為他現在雖然依舊搞不清楚自己的道,到底是什麼道,但至少和以前不同了,知道該往哪裏走,該怎麼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