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終於定出了基調,那就是日本要讓美國見識到,他們想徹底打敗日本,占領東京,是要付出代價的。那樣可以逼迫美國回到談判桌上,讓他們減低條件。有了這個思路,會議終於進行下去。
很快研究出方向,山杉元也沒話說,他是現任指揮官,一切命令都是來源於內閣的決定。日本一直是軍方綁架政府,從二二六事件到現在,戰爭是軍方推動政府的。看來這本身就是錯誤的,他沒有爭論,表示接受這一點。命令軍隊做好全麵抵抗的準備,讓美軍付出血的代價,他們會認識到進攻日本本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東條英機帶著內閣的意見,麵見天皇請求批準。對於天皇是否會同意,東條英機心裏很清楚。戰爭是誰發動的?南華廢除天皇製度的條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天皇,所以最想打下去的也是天皇。
東條英機能當上首相,他能順利發動太平洋戰爭,也和他了解天皇裕仁有關。野心和壯誌,讓裕仁有些狂妄和無知。他在做著一統天下,稱霸亞洲的美夢。他想成為曆史上日本第一個世界霸主的皇上,成就他帝國皇帝的願望。廢除天皇製度他不可能接受。
所以他還是要堅持到底的,要求全麵抵抗。讓美國承認失敗,接受日本的條件。具體東條英機怎麼向天皇報告的,山杉元不知道,但是他很快接到天皇批準這一作戰計劃。
根據天皇指示的一億玉碎,抗擊到底的聖旨,山杉元隻能往這方麵安排。他給栗林忠道命令,死守硫磺島,堅持到最後一個人。這是保衛日本,為天皇盡忠的時刻。同時向日本所有軍隊發出天皇赦語,激起全國人的戰鬥之心。
在國內開始組建自衛軍,隻要能拿得起槍的全都組織起來。沿海岸邊的村子和城鎮,都給配發武器,沒有那麼多武器,連獵槍和武士刀也都用上。山杉元打算讓不足一億的日本人全都變成軍人,
淘汰的舊槍,和很多訓練用的武器,全都分發下去。同時在朝鮮向東京調回來五個師團,十萬部隊,加強東京東海岸的防禦。
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組建神風特攻隊。人操魚雷、自殺式飛機、自殺式炮艇和摩托艇,頂著美軍的轟炸,日本軍工企業晝夜加班,生產製造這些武器。
帶著狂熱和一種歇斯底裏的恐慌,日本全民動員,進行決戰的準備。
很快這些效果就體現在硫磺島戰場上。美軍集中了最強的海陸空陣容,但登上島嶼的美軍卻每天前進不足百米。甚至在某些地段成為拉鋸戰。
作為硫磺島戰役的指揮官,尼米茲也十分擔心,他第一次見識到日本軍隊的頑強。他們竟然不顧身上燃燒的火焰,舉著手榴彈和美軍同歸於盡,讓海軍陸戰隊每前進一步都付出巨大的傷亡。
米切爾已經氣得暴跳如雷,但是他毫無辦法。硫磺島日軍防禦部隊是兩萬五千多人,他們把整個山體掏空,布置了大量的暗堡和坑道,還有密密麻麻的火力點。因為是山區,飛機和艦炮的轟擊效果有限,隻能是命令部隊一點點向前推進,和日軍逐條坑道進行爭奪。
唯一讓美軍傷亡小的就是武器方麵美軍要強大得多,湯姆遜,加蘭德這些槍都比日本的三八,七九要先進,射速和火力不是一般的強大。
戰鬥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美軍才完全取得登陸場,部隊向縱深進攻。可越是離開海岸,日軍抵抗越是嚴重,傷亡也越來越大。
沒有什麼辦法的美軍隻能依仗著他們火力強大,艦炮和飛機簡直就是不要錢一樣,對硫磺島進行了難以計算的炮擊和轟炸。
整個硫磺島上被硝煙彌漫籠罩,火山灰和石灰岩讓整個島上充滿硫磺的味道。當日軍全部退守坑道,美軍殺了一個對穿,占領島上西海岸的時候,據不完全統計,美軍海軍和空軍共計投放到硫磺島上的炮彈達一萬五千多噸。
硫磺島的戰鬥對雙方而言,都是有特殊的意義,所以日本不會放棄,美國也是在必得。所以戰鬥沒有什麼特殊的結局,隻能是一方認失敗。
這一次赫爾從南華返回,羅斯福以他敏銳的政治嗅覺,很快明白翟勤的意思。南華這是給美國信號,讓美國明白,他們坐山觀虎鬥的計策南華已經知道。美國不出力,是別想得到好處的。
南華有獨立打敗日本的能力,隻是沒有那麼快而已。但南華堅決反對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想法,讓羅斯福很是不明白。以蘇聯的能力,他們無力在日本得到什麼,也不過是取得中國一些利益。那是中國的,不是美國的,羅斯福當然不在乎。
但是分析時間不長,羅斯福明白過來,南華終究是中國人,他在維護中國利益。對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羅斯福不能不佩服。
盡管翟勤已經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但他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蘇聯什麼意思美國當然清楚,說實話,羅斯福也不想蘇聯參與。日本就是遏製蘇聯的棋子,又怎麼會同意蘇聯出兵呢?可日本占據中國東北,占據朝鮮,那裏有一半的日本軍隊。美國東京登陸,日本要是情急之下,放棄中國東北,把部隊撤回國內,美國的計劃將危險。所以答應斯大林的條件,換取蘇聯向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這樣既可以把蘇聯拖進戰爭,也能牽製日本一半的兵力,讓美國輕鬆占領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