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刑部尚書府中,府外一片沉浸,府中卻是燈火通明,刑部尚書拿著從宮廷裏麵傳過來的密函對歐陽雲辰說道:“王爺,現在天災人禍不斷,都是當今皇上德行有虧所導致的,從今年初以來,像是邯鄲,再是洛陽,紛紛鬧出鼠患洪水等天災,皆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請王爺揭竿而起,率領正義之師,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旁邊的人紛紛跟著喝道:“是呀,王爺原本就是太子,全靠著歐陽雲絕使出各種陰險卑鄙的手段才竊取的皇位,現在上天都勃然大怒了,王爺才是真正的天子啊!”
“我們已經通過各處的府衙,暗中打聽到的願意追隨我們的人數有二十萬之眾,趁著現在黃河發大水,災民不斷的湧現,隻要我們振臂一呼,何愁沒有人追隨,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擁立王爺為皇帝,再昭告天下,何愁沒有昔日四方來朝的盛況!”
“是呀是呀,現在就等著王爺一聲號令了!請王爺主持大局呀!”
歐陽雲辰隻顧著自己喝酒,臉紅彤彤的,並沒有說一句話。
原本想著這樣糊弄過去的,見這些人根本就是不依不饒,而且今天不約而同來到刑部尚書府中的人越來越多,看樣子是敷衍不過去了。
歐陽雲辰隻好說:“你剛剛說,我們的兵力有多少?”
眾人大喜,以為連日以來的苦勸終於收到了效果,並紛紛上前說:“回稟王爺,總共有二十萬之眾,隻要王爺肯答應起兵,屬下等還可以召集最少十萬!”
“是呀是呀,隻要王爺肯主持大局,咱們就是正義之師,為先帝討回公道!”
他們所說的為先帝討回公道的含義,歐陽雲辰心裏再清楚不過了,這件事情就猶如一根毒刺一樣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當然,人人都心知肚明,卻沒有人敢於提出來。
在朝臣們看來,歐陽雲絕殺掉了父親,趕走了太子,霸占了庶母,所以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小人,這樣的人登上皇位,必定是不能夠服眾的,所以上天才勃然大怒,致使風不調雨不順,萬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善。所以他們紛紛的尋找皇上的太子,準備起事。
歐陽雲辰自幼就被栽培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從小跟這些權臣打交道,對於他們心裏麵的花花腸子太清楚不過了,名義上是要為自己伸張正義,實際卻是因為官運不如意或者對社會有什麼莫大的不滿,照著機會來發泄。
想著擁立自己,成事之後,還能夠成為開國元老,祖輩上都更加光榮。再說了歐陽雲辰卻是正宗的繼承人,也的確是被人趕下來的,不知道內情的人更是因為對歐陽昊天的支持而轉為支持歐陽雲辰。
所以歐陽雲辰隻問了一句話:“你說的這二十萬兵眾之中,有大半都是老弱婦孺吧?”
眾人都驚了,沒有想到這個醉醺醺的逍遙王竟然這樣一語道破天機,剛剛義憤填膺的人突然像是沒有了底氣一樣的說:“不敢欺騙逍遙王,確實如此,但是我們人數眾多,起事的時候必定是一呼百應的。”
歐陽雲辰繼續說道:“你們的心意我十分的感激,可是我卻不能夠答應。當今皇上還算是勤政愛民,隻不過是因為運氣不好,接連遇到了天災人禍,這並不是因為皇帝失德的緣故,個中的緣由我比你們要清楚的多,你們也不要自己亂猜了。”
“可是王爺!難道您就真的甘心一杯子都做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逍遙王嗎?您將隨手可得的寶座讓給了庶弟,就不會覺得可惜嗎?”
“現在還是太平盛世,我們如果要造反的話,就會讓百姓生靈塗炭!無數的人流離失所,難道就僅僅隻是為了我們自己的貪欲嗎?你們大家跟我老實的說一說,慫恿我造反是為了什麼?在這裏密謀起事又是為的什麼?不就是為了各位能夠名留青史嗎?本王就偏不給各位這樣的機會!”
大家麵麵相覷,紛紛跪了下來,將帽子脫到了地上,說:“王爺請恕罪,我們都是忠心跟隨王爺的,不敢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實在是看不慣當今的皇上沉迷美色,荒廢朝政,王爺才是天命所歸,請王爺放棄個人恩怨,順應天命,揭竿而起呀!”
聽到沉迷於美色的字句,歐陽雲辰卻是心裏有一絲的翻動,他們一定生活的很幸福吧!他對你好嗎?
歐陽雲辰又喝了一口酒,說:“即便是這樣,本王依然不願意起兵,京畿現有的兵力是八萬,這些都是直接由皇上來調配的,都是裝備精良訓練有數的正規軍,我們那二十萬,大多都是為生活所困的農民軍吧,帶著全家老小前來乞討的,聽說打仗能夠有飯吃,就全家上陣的那一種,你們想想看,我們手中的兵力二十萬去戰鬥那八萬精裝鐵騎,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