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仍舊不信,掌事宮女說:“太醫說了,貴妃極有可能會在這一兩天之內醒過來,隻要貴妃沒有事情了,假以時日,皇上的失子之痛自然會慢慢的淡去,禦史不必擔心,皇上一定會是一位明君!”
說完恭恭敬敬的將熱茶遞到老禦史的麵前,身後的小宮女也將自己手中的茶水端到了這位年輕禦史的麵前。
年輕的禦史一把接了過來,笑著對掌事宮女說:“有這樣明白事理,又能言善辯的宮女在貴妃娘娘的身邊,直接的影響皇上,是我等臣民之幸啊!”
老禦史見狀,也將茶水端起來激動的一飲而盡,將杯子丟給了小宮女,賭氣的說:“老夫就等一天,明天一早老夫還會再來,到時候皇上如果不隨老夫去上朝,老夫就一頭撞死在這荷花池邊!”
掌事宮女嚇得花容失色,還沒有來得及回話,老禦史就已經拂袖而去了,掌事宮女見到他這樣的固執而又忠臣,不由得會心的笑了起來,卻沒有發現一邊年輕的禦史正癡癡的看著自己。
回過神來的時候便說:“不知道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年輕禦史拱手低頭說道:“下官姓楊,敢問姑娘怎麼稱呼?”
掌事宮女從來沒有遭到陌生男子這樣的詢問,不禁覺得麵紅耳赤起來,她一度在宮外受盡折磨,千辛萬苦才回到了皇宮,雖然已經到了三十歲的年紀,卻保養的十分的好,皮膚細白紅潤,麵露含笑,自有一番祥和的氣質。
眼見這個年輕的禦史也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胡須微微的翹起,臉方亭圓,一看就是有福相的人,這麼年輕便當上了禦史,實在是前途無量。
楊禦史見到掌事宮女這樣的窘迫,當下也覺得不好意思起來,特別是她的身後還有一個小宮女抱著托盤,呆呆的看著他們。
楊禦史道:“是下官太過唐突了,下官不過是想關心一下貴妃娘娘的病情,希望皇上早日恢複,早日上朝理政。”
掌事宮女笑道:“楊禦史真是憂國憂民呀。並不是奴婢的名字不能說,隻不過是奴婢們進宮之後都沒有了自己的原來姓名,他們都叫奴婢姑姑。因為從來也沒有人問起,奴婢一時竟然不知道敢如何回答了,讓楊大人笑話了。”
這時候身後的小宮女悄悄的叫了一聲,“姑姑,我們出來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貴妃娘娘那邊需要換藥了。”
掌事宮女忙說:“我知道了。”然後笑著對楊禦史說:“奴婢先進去伺候皇上還有貴妃了,那位大人那邊還望楊禦史好好的勸勸,奴婢也會好好的勸勸皇上的。”
楊禦史拱手道:“如此一來,姑姑真是幫過了在下一個大忙了。”
掌事宮女禮貌的笑了笑,就轉身回去了。
楊禦史卻一直看著掌事宮女的背影消失了,還不願意離開。
小宮女悄悄的回過頭來看了一眼,笑著說道:“姑姑,那個人還沒有走,眼睛直勾勾的在看你呢!”
掌事宮女嚴厲的喝道:“不許瞎說,我到沒有什麼,但是傳出去了隻會對貴妃娘娘的名譽有損,明白了嗎?”
小宮女憋了憋嘴,說道:“是,姑姑……”
那樣的眼神,掌事宮女心裏不是不明白,隻是經過上次離宮那一段痛苦的經曆以後,她早就已經決定,要老死宮中。宮外的所有人和事,都已經是前世的事情了,以後的生命之中,就隻有貴妃和皇上兩個人。
掌事宮女才走到宮門口,卻聽見裏麵一陣歡愉的聲音,雜亂無章的說著:“太好了,娘娘終於醒過來了!”“嚇壞奴婢了,奴婢整天的焚香禱告祈禱娘娘能夠平安呢!”
掌事宮女連忙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了過去,說:“娘娘真的已經醒過來了嗎?”得到肯定答案之後,她雙手合十,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說:“阿彌陀佛,終於謝天謝地,已經第四天了,滴米未進,你們快點去準備清淡的小粥還有甘甜的豆漿來,娘娘現在已經很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