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海上平寇(1 / 2)

朱恒的車隊在官道上快速前行,進了臘月漸漸冷了起來,路越來越不好走。朱恒與徐渭坐在舒適的車內,炭火供著暖氣,底下鋪著厚厚的羊毛毯,十分平穩。

徐渭喝了口酒說:“今年看起來天會很冷,北方災民會多起來的。我們要加速了,一旦下了雪,水麵結了冰這路就不好走了。”

朱恒點頭:“我先要去紹興看看,再到上海,北上南京這樣轉一圈。希望能順利地在年前到北京吧。”

五天後朱恒就來到了餘姚,登門采訪了謝丕。

謝丕見著朱恒十分高興,熱情地問:“這麼冷的天怎麼來了?晚上在家好好喝一頓。”

朱恒道:“我要進京了,不知何時再來浙江,自然要來看你。”

謝丕問:“進京當什麼官?”

朱恒無奈:“我也不知道。隻是朝裏讓我進京。隨便什麼官總要做事呀。”

謝丕道:“家父曾說,你的前途遠大,自然是要進京的。目前紹興形勢大好,你也不用擔心。我現在紡織業工會成員越來越多,力量比單打獨鬥強大了許多。

訂單自然就多了,照這樣下去,很快就能與鬆江府,蘇州府分庭抗禮了。

紹興百姓農忙之餘,參與到手工業之中來,錢賺的多了,比以前更富庶了。如今日子好過了,生活中的內容也隨之精彩起來,晚上我們去看看餘姚的夜市。”

朱恒很是欣慰,說:“這就是我想要的回報。百姓是勤勞的,他們就應該能得到更好的生活。看來紹興是成功了,但是其他地方差的遠著呢。天下之大,全部改變要多久呀。”

兩人愉快地談著別的事情,後來朱恒拿起一張《紹興時報》讀了起來。近一年的時間《紹興時報》發行量大增,投稿辯論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為朱恒解海禁是否正確的辯論,也有就改革吏治的討論。更多的還是心學各個門派之間的論戰。

此時,王守仁到了。他十分滿意地看著朱恒,他做到了他的承諾。可以說《紹興時報》對於心學的傳播作用比開書院大的多。

朱恒看到他行禮後問:“王大人守製期滿,是否回朝堂?”

王守仁回答道:“吾本不願再複起,可是皇上要我回京,沒辦法,今天也是來和謝兄告別單身。”

朱恒說:“那感情好,我們同路,路上可以多和王大人討教一番。”

王守仁還需幾日準備才能動身,朱恒與他約定在上海彙合後先去了戚繼光那。

此次來找戚繼光,還是因為朱恒放心不下,吩咐他多加練兵。多多防範,多多巡邏,日後每次能多殺點倭寇。早日剿平倭寇,還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

戚繼光現在身為副總兵,依然每日親自練兵。在海邊的這兩年,海風把他的皮膚吹黑了,人顯得更加威武,隱隱有了一代名將的影子。

戚繼光提議用他的戰船從海上送朱恒到上海,那樣路上可以省下一天時間,也到方便了許多。朱恒還沒上過他的主艦,欣然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