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回答道:“明天我要去看望下沈煉,然後就走。你趁現在把銀子什麼的都準備好一起帶回去給大哥。也讓他開心地過年。”
黃錦很自豪地說:“如今這個市舶司一年能有一千三百萬兩左右的進賬,我管的還行吧?”
朱恒認可地說:“的確,要是換其他鎮守太監來,每年能送回京給大哥的銀子肯定不滿八百萬兩。你的確有功。”
次日,朱恒一早穿戴整齊,前往高昌鄉的學府。當看到沈煉的時候,朱恒發現沈煉比以前更精瘦了,頭上也有了些許的白發。
朱恒恭恭敬敬地行了禮,說道:“這幾年辛苦沈師了,慎行無以為報。”
沈煉豪爽地道:“你又不曾缺了我的俸銀。這也不是為了你,乃是為了這大明的將來。去年共有一百二十人考得功名,再過幾年大有作為啊。”
朱恒感謝道:“都是沈師的功勞。今日慎行前來是告別的,馬上就要進京去了,今後學府還是要沈師多煩心。”
沈煉說:“這些年你在各地的種種行為,我甚是欣慰,當初沒看錯人。你到了朝堂中必能為大明做更多的事。
學府有我在你就放心吧,我也知道你期待著這批學子。這些年下來,我對這學府也有了感情,就算有官當我也不樂意去做了。”
朱恒說:“我真期待著學子們快速成長,今後有我在朝堂,也好照應他們。十年後我相信這批人一定是徹底改變大明的中堅力量。”
隨後朱恒去看望了這一千多名孩子,有些個大點的都快和他齊高了。孩子們對朱恒還是略有陌生的,看到沈煉則各個表情嚴肅,不敢嘻鬧了。
朱恒特地看望了那四個老外,老外看到朱恒這個多年的老朋友也是十分開心。這些年老外融入到了學府之中,學府之人對他們十分尊重。
這使得老外在上海擁有了歸屬感,平時還能到各個鄉給百姓看病,偶爾傳播一下教義。這兩年還真發展了些教眾。
被人接受的感覺是美好的,被人認同的感覺是幸福的,被人尊重的感覺是自豪的。所以老外決定長久呆在這裏做他們覺得有意義的事。
朱恒臨行前再次承諾他們:“當初承諾你們的官職我沒忘,進了京後就盡力給你們落實。我再會給你們永久的公民身份,讓你們能無憂無慮地在此生活。這些年我十分感謝你們的付出。”
拒絕了戚繼光的護送,朱恒讓黃錦找了條商船,幾百人乘船前往南京。剩餘的護衛分批騎馬前往。
坐船相對於馬車來說還是比較舒服的,從黃浦江到長江,水勢平穩,就是逆流稍慢些罷了。
朱恒又看到了前方的江南龍船廠,吩咐船隻停靠在船廠的碼頭,朱恒下船去了。
如今的船廠已不再像多年前那樣破敗不堪。在徐鵬舉的重建下,煥發出了活力。船塢裏,正有兩條船同時在施工建造,可見如今船廠生意之好。
雖然看不懂,但是朱恒覺得自己看到船廠活起來了就滿足了。後麵該是自己發力的時候了,一定要讓大明的船隻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