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深山剿匪(1 / 2)

“改土歸流”中的“土”即為土司,土官。就是讓少數名族的統領,自己統治這一區域,這一政策自古以來就有。“流”即為流官,是明朝設立的衙門來管理當地少數民族的政策。

廣西大藤峽的瑤族是當地的土著,因為明朝的“改土歸流”政策罷免了土官,損害到了當地土官的切身利益。

所以在土官的慫恿蠱惑下,瑤族百姓奮起反抗大明,使得兩百年來瑤族一直與大明處於對立狀態。加上大藤峽一帶窮山惡嶺,洞寨繁多,很難清剿,使得朝廷很是頭疼。

明朝成化元年,大藤峽地區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一次叛亂。後來明朝花了很大力氣才鎮壓下來。但是對立鬥爭一直沒有中斷過。

王守仁是不讚成朱恒所謂少數民族不用交農稅給朝廷的設想的。在他的思想理念中,“改土歸流”政策,本來就是為了增加朝廷收入,使得大明政令統一而出台的。

朱恒解釋道:“百姓能過的下去他不會在乎誰來管理統治他們。瑤族相對封閉,百姓見識不多極其容易被謠言所迷惑誤導。

在土官的嚴酷管理和愚民政策下,普通的瑤族民眾根本無法來選擇自己的道路,隻能是被裹挾進來,參與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試問,‘改土歸流’政策的實施真正影響的是誰?還不是瑤族的這些個土酋嘛。土官們還是在實行農奴製,把自己領地裏的百姓當作自己的財產。

‘改土歸流’後他們將要上繳很多農稅,本來搜刮百姓來的錢都自己用,現在還要交給朝廷,他們必然會鬧。

如今想要瑤族不反,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穩住這些土司,還是給他們土官當當。但是前提是在流官監管的前提下。

同時,為了能讓百姓支持我們,就要放話出去,朝廷不收他們稅,他們是自由人,有權享有自己的勞動收獲。

久而久之,瑤族百姓自然會心屬朝廷。要是土官逼的他們沒好日子過,就算百姓反,也是反土官,不會反朝廷。”

王守仁聽後點了點頭,朱恒又繼續道:“土司們穩住了,那唯一的隱患就在於這八寨百洞的土匪了。

好好謀劃一下,爭取畢其功於一役。為大明永久解決這個麻煩。”

王守仁說道:“就怕他們往山裏一跑,到哪裏去抓人。山路險阻,神武大炮極難運送。千裏大山,要用多少兵力呀。”

朱恒自信地說:“我已經想到辦法了。首先要讓他們輕敵,我等依然擺出罷兵姿態,讓賊寇不備。再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聯合永順保靖之兵與盧、王土司兵,合力解決外圍百洞之賊。

而後可順江而下,直抵八寨石門。神武大炮就放置於船上,解決了神武大炮難以進山之困。再以之轟開大門,圍剿眾賊。可使不跑一人,全數清剿。”

王守仁聽了大喜,說:“慎行此計大秒,若如此行動必將大獲全勝。不曾知曉你對軍事謀劃如此之精。”

朱恒紅著臉說:“我哪裏懂這些呀,全是文清兄在路上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