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的記憶恢複,你父皇當年帶給她的,現在她全部都還給你,再加上是害怕我會受到傷害,你也別太在意她說的話!”竇君琦覺得今日大家的心情都有所沉重。
南宮烈拉著竇君琦的手,他剛剛真的害怕,害怕竇君琦會屈服在沈天碧的威脅中。“隻要你跟我一起,一切都不是事!”
他是男人,難道這麼點事,都撐不住嗎?再說這些都是他應該受的,本來還有打算會被沈天碧直接廝打了,現在這算是比較好的了。
南宮烈打算私下分開找竇家的幾位談一談,總之這些事情,不希望由竇君琦來操心。她就等著做新娘子就好,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們在一起的決心。
“我竇君琦認準的事情,就不會後退,除非你先放開我的手!”竇君琦這等於是給南宮烈吃了定心丸。
抓住她的手,更加用力,更加溫暖。這個女子,他怎麼能不用生命去愛她,遇見竇君琦,是他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
南宮烈懸著的心,慢慢地著地。所有的情緒波動,都是為了她。
“現在南國和北國實際情況如何?”竇君琦對戰事還比較關心,滅掉兩個國家,可不是嘴上說說,也不能將這兩個國家的人全部殺完。最多就是他們投降了,主要的人物和家族死了。但是卻不能代表一切結束。
也用俗話一句,那就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斬草不除根,春分吹又生,收複一個國家,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表麵上現在一切穩定了,皇族成員,登記在冊的,全部都斬殺了。但是不排除有漏網之魚,我打算下一步和南宮權好好地商議,如何將這些人轉化過來!”南宮烈喜歡和竇君琦在一起說政事,因為她每次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竇君琦對南宮烈這種信任,也是感到滿意。古代的男子,按道理來說,都是反感女子幹政。而從一開始,南宮烈就支持她做將軍,毫無條件地在戰場上信任她。更是在後麵,對她說的話,沒有一絲一毫的疑慮。
“仁政,首先你們要做的是穩定百姓受傷的心。戰禍之苦,戰後才慢慢顯示出來。多少家庭的破裂,多少田地的荒蕪,商業的頹廢。這些都是你們著手要做的,免費派發種子和耕牛,減免稅賦三年。當然要登記在冊,派出清明的官幹這件事,保證這些東西能夠發到真正的百姓手中。貪汙**,逮到一個,立刻株連身邊所有人,設監管部門!”竇君琦對貪官,從今到古都是無比厭惡的。
“接下來,就是要恢複商業,對於從商人員,也要保護其利益。不能重農輕商,商業興起,才能讓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將鐵,食鹽等國家命脈的東西,要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有了這些,就不怕那些殘餘勢力。”沒有鐵,就沒有武器,那樣的三流軍隊,根本就不足為懼。竇君琦希望這些能夠讓南宮烈有幫助,至於其他的小事情,相信她的男人,不用她說,就能搞定。
南宮烈一直細細地聽她說完,這才開始提出自己的意見,“重農,但是更要鼓勵他們開墾。打亂南北國人民,將南國無家可歸的災民,朝廷出錢讓他們在北國生存。反之也一樣。這樣百姓的心思都會放在重新開墾土地建造家園上。至於誰做皇帝,隻要給他們活路,讓他們生活得更好,都沒有區別的!”
吃飽穿暖的百姓,就會感激在位的皇帝,反之就會暴動。
竇君琦點點頭,這個男人這幾年快速地成熟起來。
“你和南宮權之間怎麼打算?這四國變成兩國,難道就永遠這樣下去?”竇君琦就不信這兩個人之間沒有想法,估計現在沒有打起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她的身上。
提起這個問題,南宮烈沉默了。從華國回來的一路上,他們暫時成了同盟,但是下一步誰也不知道。
而且他對竇君琦有救命之恩,這開打實在是不像話,而且堯國比南國和北國實力都要強大,從上次的戰爭,到這次的援助,都可以體現出來。
“聯盟,華國才是最終點,為了你,百裏雲流必須要幹掉,那些人才能救出來。隻是這路程太過遙遠,就算打下來,日後他們再叛變,這消息不夠靈通!”水路就上次竇君琦他們回來加班加點,都要半個月。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而且隻要是大量的船舶一當出現,堯國那邊立刻就能知道消息,甚至都能讓他們根本靠岸不了,就在岸邊射殺。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南宮權並不在意皇位,而是在乎所有新鮮的東西。所以堯國並不是威脅,聯盟的方式,現在也可以,但是他死了,或者你死了。再或者我死了,這戰爭還是要打響,這片土地上最終隻有一個贏家!至於華國,為什麼要打下來,救出我們的人。百裏雲流會上門來送死,緊接著幾十年就是華國的內鬥,周圍的附屬國也會和他們來一場戰爭,他們會有百年的不安定期,到那時候,我們已經是一杯黃土。”竇君琦可不想操心那一百年後的事情,她隻要管好現在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