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放棄了全世界的陽光(1 / 2)

這兩天,楊思思對我一直不太友好,雖然是在這裏偶遇了,但我也沒打算去找她,所以我將電話收起來之後,便又回到了和葉芷吃鐵板燒的那個小店裏。

等我坐下時,才發現葉芷已經往我的盤子裏放了不少烤好的東西,我是讓她久等了……

我帶著一絲歉意對她說道:“我爸就是這個樣子,現在隻要一和我打電話,就要嘮嘮叨叨的說很多事情。”

葉芷笑了笑,沒說話。

我往她的杯子裏加了一點熱水,然後又向她問道:“這次要在大理待多久?”

“兩天。”

我看了看她,帶著一點好奇心,問道:“多嘴問一句,你能在現在這種東奔西走的生活中找到樂趣嗎?“

“為什麼突然這麼問?”

“人和人從陌生到熟悉,就是這麼問出來的。”

葉芷與我對視著,片刻之後才回道:“任何一種狀態持續太久,都不會有樂趣的。”

“那你有特別向往的生活嗎?”

這個問題對葉芷來說似乎很為難,我又以引導的方式對她說道:“就比如有些人,會特別向往在大理的生活……說具體點兒,就是蒼山下、洱海旁、一個客棧、一條狗、一本書、一杯咖啡,幾個朋友,最後一輩子。”

葉芷笑了笑,回道:“這是文藝青年的生活。”

“你不算文藝青年嗎?”

“不算……我覺得文藝青年都很會塑造自己的生活。”

我與葉芷對視著,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她已經用一種說話的技巧,避開了我問她的問題,她還是沒有告訴我,她向往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我聳肩,然後對她笑了笑。

“我說的不對嗎?”

“你說的很對,我認識的文藝青年都很會塑造生活,可是你還沒有回答我,你到底向往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人隻要活著,就一定會有向往,這是人活著的基本動力。”

“有是有,但是不想告訴你。”

“沒把我當朋友?”

“如果你把我當朋友的話,那你就先說說,你向往什麼樣的生活。”

這一刻,我覺得自己和葉芷就像兩個斤斤計較的孩子,我們為了一顆糖而動著小心思,可是“向往”這個很美好的詞彙,為什麼從我們口中說出,會這麼難呢?

想了想,我便明白了,我們都已經是成年人,談理想、談向往,已然是個很奢侈的行為,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努力過,所以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心中的理想有著多麼難以逾越的距離。

其實,我們也並不是害怕去談理想和向往,我們隻是害怕看見一個無能的自己。

帶著這樣的理解,我終於開口對葉芷說道:“一個一輩子都不可能實現的東西,說出來也挺沒勁兒的。”

“那你為什麼還問我?!”

“因為我現在很無聊……哈哈……”

我嘴上笑得開心,可是心裏卻不那麼是滋味,而葉芷依舊不動聲色,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熱水,然後便將注意力放在了燈紅酒綠的大街上。

片刻的沉默之後,我便看到了從咖啡店裏走出來的楊思思,她背著一隻單肩包,淹沒在人群中,我本該覺得她是瀟灑的,可是她的背影,看上去卻有那麼一絲落寞之色,她的身影在路燈下拉的很長,她的腳步則散亂無章。

……

吃完飯,我和葉芷在古城內逛了一會兒,然後又開車去了洱海邊,因為我們都不是太喜歡喧鬧的人,而洱海的寧靜對於我們來說,才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