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宗善教導孩子們已經兩年多了,這期間他發現鍾廣誌特別的聰慧,教導什麼不光記得快,還記得非常牢。
這讓他有點想要將他收入門牆,當然前提是他身負靈根,能夠修仙。
因為他現在並不能動用任何一絲真元,所以也沒辦法鑒定鍾廣誌是否真的含有靈根。
但是他知道含有靈根的人絕大多數都會比同齡人更聰慧。
而柳葉之所以知道他起了這個心思,完全是鍾廣誌小朋友興奮的在家裏跟每個家人宣揚,而且還在摘棗子的時候特意給柳葉嘀咕了好幾句。
對於孩子這種發自內心的興奮,柳葉也感覺很愉快,甚至覺得自己吸收靈氣的速度都快了幾分。
然後柳葉就覺得或許愉悅的情緒能夠讓她加快修煉,結果她想保持愉悅還很難,最多就是保持平靜。
而小破孩們的快樂就很簡單,比如柳葉特意掉下兩顆成熟清甜的棗子掉在他們麵前,他們撿起來吃了就很開心。
他們開心了之後,反過來就會讓柳葉也“感同身受”一般有高興的情緒產生,然後她在修煉吸收靈氣的時候就會加快那麼一絲絲。
自己除了棗子成熟的時候讓小家夥們喜歡之外,就沒有什麼值得別人喜歡的了。
所以一年最多隻有一季是最能感覺到高興的。
其他時候就要看家裏人的心情或者有沒有什麼喜事發生了。
而且就算他們高興,但是不在棗樹身邊一米範圍內高興,柳葉就無法做到“感同身受”,那樣的話他們再高興對柳葉來說也是無用的。
唉~
想讓自己加快點速度修煉都是那麼艱難。
原本還以為這樣平靜修煉的日子會持續很長時間,畢竟棗遲言啟靈的時候它的本體已經很高大了,而現在還隻是一棵小樹而已。
想不到變化來得這麼快。
帶來變化的是外嫁女鍾溪的女兒虞紫璿。
才一歲半不光能夠走的穩當了,還說話都能五六個字一句的往外蹦了。
這比已經兩歲多的鍾廣真可厲害多了。
而已經六歲的鍾廣誌倒是真的在孔宗善的教導下變得越來越知書達禮,不像個農家小子了。
對於他的變化,家裏人是很開心的,而且也跟著他在慢慢的變。
至少家裏人多多少少都識得幾個字,他爹鍾海更是達到能夠幫村裏人寫信的程度了。
孔宗善在那學堂裏隻管由著自己的進度教,對於孩子們自己能夠學多少那是全然不在意的。
更別說還抽時間給他們做複習做考試什麼的。
真正做到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都說這麼堅持下去,說不定鍾廣誌會成為村裏第一個出現的秀才相公,哪怕他現在才六歲多。
但已經是全村的希望所在了。
鍾溪婚後第一個孩子是女孩子,讓虞家老太太很不高興,畢竟虞家的女孩子已經夠多了。
再因為鍾溪在她們看來隻是農家女,雖然也隻是配她們虞家的一個庶子,在她們看來也是鍾溪高攀了,看不起她和她生的孩子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