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神的古今 第二十章 采集狩獵(2)(2 / 2)

兩個先祖吃沒有吃飽,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那裏還有力氣去攆獵。看見野豬還沒有追,野豬就已經不見了。看見兔子又去追,沒有跑出五步就跌倒。高高的大象走過來了走不快,可是他們倆的力氣太小。長長的蟒蛇受傷了躺在地上,兩個人左拖右拽拉不動。

兩個先祖日日走在大山上,天天奔忙在箐溝裏,累的要死要活,倒在山坡上喘大氣。

這時候,他們倆發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就在離他們歇息地方的不遠處,一隻受傷的飛鼠在掙紮,可是飛鼠的身上怎麼黑乎乎的呢?

原來是螞蟻在打獵,於是兩位先祖發現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這隻飛鼠已經走不動了,身子頭腳被咬傷。細沙子一樣的螞蟻,密密匝匝地扒在飛鼠身上,又撕又咬不肯放。它們是那麼百折不饒,它們是那麼同心協力!

如此渺小的小東西,竟然想獵取如此龐大的對手,簡直不可思議。

兩位先祖的好奇心被撥動起來了,他們倆就趴在那裏,仔細地觀察了整個過程。

看著看著,阿虎失望的眼睛逐漸地亮了起來;看著看著,臘尼愁苦的大臉逐漸地輕鬆了起來。

看著看著,小小的螞蟻把飛鼠的一隻腳咬下來了,一大群螞蟻圍過來了。咬的咬,撕的撕,拉的拉,拖的拖,背的背,扛的扛,這群螞蟻竟然把飛鼠的一隻大腳慢慢地挪到螞蟻的洞口去了。這時候,洞裏又爬出來一群螞蟻,開始把飛鼠的腳一點點兒一點點兒撕下來,拉的拉,拖的拖,背的背,扛的扛,忙忙碌碌地往洞裏搬運。剛才那群搬運大腳的螞蟻呢,已經順著原路返回,繼續搞搬運……

看著看著,小小的螞蟻把飛鼠的一隻手咬下來了,一大群螞蟻圍過來了。咬的咬,撕的撕,拉的拉,拖的拖,背的背,扛的扛,這群螞蟻竟然把飛鼠的一隻大手慢慢地挪到螞蟻的洞口去了。這時候,洞裏又爬出來一群螞蟻,開始把飛鼠的手一點點兒一點點兒撕下來,拉的拉,拖的拖,背的背,扛的扛,忙忙碌碌地往洞裏搬運。剛才那群搬運大腳的螞蟻呢,已經順著原路返回,繼續搞搬運……

一隻小豬一樣大小的飛鼠,慢慢地被小的不能再小的螞蟻殺死了,大卸八塊,一點點兒一點點兒運回自己的窩裏去了。

阿虎先祖和臘尼先祖樂不可支地回來了。哈尼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了。先祖說:草籽一樣的螞蟻,能夠咬翻大大的飛鼠。石頭一樣多的哈尼,敲得死老虎大象!

阿虎臘尼兩位先祖自然成了攆山打獵的頭領。

哎呀呀,哪裏來的這麼多哈尼人嘛!

拿著尖尖的大刺的來了一大片,拖著粗粗的樹枝的來了一大片,扛著長長的大棒的來了一大片,抱著沉沉的石頭塊兒的來了一大片……

耳朵長的,給我聽著點兒;眼睛好的,給我看著一點兒;喉嚨大的,給我喊著一點兒……

大群先祖轟轟烈烈地上了高山,黑壓壓的人群就像螞蟻一樣。

十個先祖做一路,百個先祖做一夥,攆過九匹大山,攆過九匹大梁,遍山的野物都攆出來了,會跑的吃食攆出來了……

依嗬……依嗬……依嗬……依嗬……

漫山遍野都是攆山的吼聲,象雷神阿惹和阿桂的聲音一樣響。

跑不贏的野物,被活活按倒捉住;跑得贏的野物被先祖敲死敲傷。

打著的野物分著吃,大人小娃子都一樣。即使是指頭粗的一小塊兒,也是個個都要吃,人人都得嚐。

這就是先祖傳下來的攆山打獵的規矩,一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一直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