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太子登基(1 / 2)

張覺死的消息傳到涿州和易州,郭藥師聽聞後,隻說了一句,“宋人出爾反爾,薄情寡恩。若他日金人索要我郭藥師,宋當如何?”

第二日,郭藥師率常勝軍投奔金國,表示願意親自領路替金國攻打頭陣,金太宗大悅,當即任命其為燕京留守,賜完顏氏。

“常勝軍”的叛逃,大大刺激了燕山府的守將。王安中立刻手書一封送入京城,可是金國沒有絲毫任何耽擱,隨即以郭藥師和烏特裏為先鋒,分東西兩路進攻宋國。

東路軍以完顏宗望為都統,郭藥師為先鋒,由平州(今河北盧龍)出發,攻河北諸地;西路軍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率領,以烏特裏為先鋒,自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攻河東(太原)等地,兩路兵馬分進合擊,會攻汴梁程。

金太宗野心勃勃,圖謀一舉攻下大宋!

金兵本已做好浴血廝殺的準備,誰知燕京舊地十萬士兵竟然不堪一擊,不過幾日,便讓金國東西兩路兵馬直達宋國邊境。

大宋危矣!

軍情緊急的奏折連夜送進宮中,傳信兵下馬後當場吐血身亡,烈馬在大口喘氣幾口後,也死在宮門外。

旁邊的禁軍連忙將人和馬拖走,清掃幹淨。

宋徽宗打開信函,看後便是一身冷汗,隨機召集文官商議。可是未等官員進宮,宋徽宗驚魂已定,“朕看這女真人也就是想要一點好處,給他們就好了。用不著大驚小怪的。”

一旁的梁師成立馬附和道:“陛下說得是,這金國人自來野蠻,不堪教化,想是眼饞我大宋的富庶,才會想出這強搶的下作法子。”

宋徽宗笑著靠在龍椅上道:“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這金人太過貪心,遲早啊,會被撐死。”

梁師成道:“金國不過彈丸之地,如何能與我大宋相比。”

宋徽宗點頭。

門外太監輕輕進來,“陛下,大臣們已經到了,是否讓他們進來?”

“不必了,是朕大驚小怪了,讓他們回去吧,”宋徽宗站起身,打了打哈欠道:“深更半夜的,讓他們接著回去睡吧。”

“是。”

宋徽宗由梁師成攙扶著回了宮休息。

文德殿外的大臣麵麵相覷,無奈徽宗說了無事,隻能一頭霧水回去。方瓊皺眉,拉過一旁的小太監道:“剛才是否有緊急軍情來報?”

“方尚書,這事奴婢怎麼能知道。”說完那小太監匆匆地退下,不敢多說一句話。

如此,京中又風平浪靜了十日。

第十一日,緊急軍情的奏折像是雪片一般從各地傳入宮中。不止宋徽宗收到,就連東宮、六部也都收到了信函。

此時,金國西路軍已經包圍太原,太守張孝純、守將劉光世孤軍抵抗。

而東路軍則在郭藥師的帶領下,一路如履平地。郭藥師曾隨童貫入汴梁,熟悉河北的一切防務及兵力部署詳情,在其鼎力相助之下,東路軍以最佳的行軍路線、最快的行進速度,勢如破竹,直抵真定府。

大宋自建國起,便失去了中原曆史上遍布崇山峻嶺、築有長城天險,用於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燕雲地帶,因此收複幽雲十六州成了大宋每一代帝王的第一要務。在幽雲十六州尚未收複的過去一百多年裏,大宋在河北用人工逐漸起了以中山、真定、河間互為犄角的軍事防禦帶。

可短短十天時間,金國先是踏過中山,再破真定,大宋的河北防線以想不到的脆弱瀕臨崩潰。

真定再破,不過十日,東路軍便可抵達黃河,直逼對岸的汴梁城。

宋徽宗大驚失措。

“快!召種師道入京!加封他為校檢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製置使,允許他自行征兵籌糧,令他以最短時間進京救駕!”

宋徽宗又指著方瓊和童貫道:“方尚書,廣陽郡王,朕給你們兵權,立刻派兵支援太原和真定府,務必將金兵擋在黃河之外!”

“是!”

方瓊和童貫當即下去排兵布陣。

宋徽宗下完令後,依舊還是覺得坐立難安,在頭腦發昏之下,做了一個決定,“朕要南巡!李少卿,你動作要快,朕不能在汴梁城待著!”想到金國的金戈鐵馬,宋徽宗更是堅定南巡的決心。

但此時說南巡,與臨陣脫逃無異。

李綱是萬萬想不到宋徽宗會有這個想法,當即道:“陛下,萬萬不可!如今軍情緊急,大宋緊急,上策莫如陛下禦駕親征,驅虜殺敵;中策莫如堅守不出,待敵自退,再斷其歸路;下策是一味避亂,以中原畀豺虎,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