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望看出宋欽宗懦弱,自信能逼他投降,又認為各路兵馬不可能及時到達,所以有恃無恐。
可是萬萬想不到,新任南道總管張叔夜竟然率領西軍,在已經阻隔了完顏宗翰的情況下,還能騰出三萬士兵揮軍入汴京救援。
張叔夜麵對完顏宗望的兵馬,與種師道先圍困,後商議決定的做法不同,沒有絲毫留情的就采取窮追猛打的策略。
張叔夜之驍勇,是完顏宗望畢生未曾遇到。
此一役後,完顏宗望和死裏逃生的四萬兵馬直接退到汴梁城護城河外,再無兵臨城下時的威猛可言。
完顏宗望親自修書於宋欽宗,表示同意議和,並送回鄆王趙楷及宰相張邦昌。
宋欽宗大喜。
耿南仲十分了解宋欽宗的為人,向吳敏使了顏色,吳敏站出來道:“陛下,微臣以為,金國同意議和固然可喜可賀,可是也不能因此就賞罰不明,縱容有人抗旨之罪。”
宋欽宗對於吳敏的話是一頭霧水,“吳大人所言何意?”
“陛下,”吳敏跪下,道:“張叔夜是南道總管,按理應該守在鄧州,而不是未奉旨就揮軍入京。這勝了固然可喜可賀,但若是敗了,甚至會有亡國之危!”
“放肆!”
吳敏磕頭道:“臣冒死直言,若是陛下認為臣所說無理,臣現在就撞死在大慶殿!免得天下人說臣誣陷有功之臣!”
宋欽宗一聽,當即著急道:“哎,吳大人你也不必太過敏感,朕的意思是說,張將軍此次立下的功勞不小,就這麼算了吧。”
“陛下,不能姑息啊!”
宋欽宗聽著滿朝的不能姑息,有些頭疼,頓時招手道:“來人啊,令張叔夜進殿,朕想當麵問問他緣由。”
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後,小六子回來稟告道:“啟稟陛下,張將軍已經率軍回鄧州了,臨走前留了封信給陛下。”
宋欽宗打開信一看,感慨道:“吳大人,你看,你們真的是誤會張將軍了。張將軍不過是看汴梁有危險,所以才會這麼做而已,你看現在,張將軍不是立刻回去了嗎?連軍功都沒跟朕要。”
宋欽宗說完,歎了口氣。
吳敏還正待開口,就見耿南仲朝他搖了搖頭。
吳敏正不接,就聽宋欽宗道:“就恢複李少卿和種將軍的軍職吧,這次能守住汴梁,他們功不可沒。任何人都不要反對,朕已經決定了。”
吳敏心中大驚耿南仲對宋欽宗的了解,竟然連他想做什麼都一清二楚,莫怪能坐穩東宮西席十年。
耿南仲和李綱當庭恢複軍職,種師道立刻將自己的設想稟告給宋欽宗,“陛下,如今金國雖然已經答應退兵,但末將以為,應該派兵‘護送’金軍,有必要的話,甚至應該在黃河南岸將其消滅。”
李綱道:“陛下,自澶淵之盟以來就有護送的習慣,微臣以為,可以密告諸將,有機會就縱兵追擊,務必使金國有去無回。”
宋欽宗剛見識了張叔夜的勝利,對於李綱和種師道的做法連連點頭稱讚,“好,就按你們說的……”
“陛下!不可!”剛剛被放回來的宰相張邦昌道:“那金軍本就凶猛,若是將他們逼到絕境,奮起反擊,後果不堪設想。”
耿南仲道:“陛下,這一點從金軍三番五次折回上便可看出,請陛下三思。”
耿南仲話一落音,便見滿堂的官員跪下,“請陛下三思!”
李綱和耿南仲站著,看著所有跪下的官員,隻覺得不可思議。究竟是何時開始,這滿堂的人竟然都聽從耿南仲差遣。
宋欽宗也猶豫了,“耿先生說得有理,”即便是現在耿南仲已經封了官職,宋欽宗依舊習慣叫他先生,“那,應該如何做?”
種師道生怕耿南仲說出對大宋不利的話,便截住道:“陛下,如果真的要放棄追擊金軍的機會,那卑職懇請陛下,派十萬大軍駐守在黃河,以防金軍去而後返。”
唐恪當即道:“陛下,此法更加不可。如今國庫空虛,十萬大軍每日的吃穿用度便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若是金軍不來,這勢必會成為舉國負擔。”
宋欽宗皺眉道:“戶部尚書在何處?”
由吳敏推舉的戶部尚書聶昌站出來,還未說話,就見吳敏朝他使眼色。聶昌麵色一沉,彎身道:“臣以為,國之山河,方寸不可失,即便國庫空虛,也絕不任他國踐踏,此亦稱之為氣節。是故,臣支持種將軍所言,請陛下聖裁明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