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麒發覺王進朝帶人抓走墨雲嫻時,當即離開永樂宮,前往一處不起眼的民宅,尋到另一位暗衛頭領池幕。後者剛剛接到來自東澤的回信。一紙信箋,隻帶來了四個字――禍引南侯。
林麒看過回信之後,眼前一亮,有些躍躍欲試。他就喜歡這種字數少的任務。主上吩咐得越少,表明他越能放開手腳去做。主上將一半的暗衛留在天璃,隻為守著公主一人。近來又沒什麼刺殺之類的變故,長時間的無所事事,大家都閑得發慌。
池幕是蕭逸安插在天璃帝都的眼線,負責收集情報、傳遞信息,時刻監視天璃的動向。昨天他發現大理寺卿入宮向天璃皇帝請那封手諭時,已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一刻也不敢耽擱,送出專門為傳遞急信訓練的鷹隼,連夜飛書至東澤,剛得到回信,林麒便找上門了。
“這個南侯,你了解多少?”林麒問道。
池幕打了個響指,昏暗的屋子裏忽的竄出一個人影,將一疊卷宗放在案上,又鬼魅般地隱入黑暗。
林麒默默盯著那個神出鬼沒的人。盡管不是第一次見到,他還是想不通,好好一個人怎麼就在眼前不見了?池幕這怪物,究竟訓練了一批什麼樣的手下,這屋子裏看不見的角落又藏了多少人?
池幕點燃一盞油燈,一目十行地翻閱卷宗,不多久,合上冊子,道:“南侯秦璟然,駐守天璃最富饒的南洲,是最強大的地方蕃鎮勢力。秦懷瑾當年還是南侯世子之時,便與當時的二皇子墨天淵――如今的天璃帝相交甚厚。據說墨青溟為了登臨帝位而弑兄殺父的那些事,秦懷瑾應該沒少出力。”頓了頓,手指點著卷宗的封皮,“時過境遷,無論當年再親厚的情誼,到頭來終敵不過一句‘君臣有別’。墨青溟眼見南洲日益發展壯大,越發忌憚。十年前,一紙詔書頒布下去,以‘功高震主’為借口削了南侯秦璟然的兵權,並將南侯世子秦懷瑾召入燕京。名義上收為義子,接受皇族教養,實則留了一個人質。從那以後,君臣的關係便越發微妙。五年前,秦璟然暗中督造了大量軍備物資,隻怕早已是蠢蠢欲動。”
“南侯世子秦懷瑾……”林麒琢磨著,“我隨主上來燕京有些日子了,為何一次也未曾聽說過此人?”
“他倒是個識趣的人。”池幕低笑一聲,“秦懷瑾明白自己的身份,十年來一直謹小慎微,從不接觸政要人物,入宮一個月便以體弱多病、不勝皇恩為由搬出禁宮,常年在城郊的宅子裏喝茶釣魚看閑書,倒是比誰都清閑自在。”
林麒靠著桌案,端著手臂思忖,“我們就從這個秦懷瑾入手?”
“莫要小覷了秦懷瑾。”池幕道,“他看起來散漫文弱,入京十年,竟未能讓天璃帝抓住一丁點的把柄。此人若非無能,便有大才。”
那這秦懷瑾究竟該怎麼對付……林麒有些混亂,陰謀詭計這種費腦子的事,果然不適合自己。他幹脆問:“依你看,該如何行事?”
“當務之急並非婁輕揚之案,而在輿論。如今滿城都在議論永樂公主是鳳魂一事,天璃帝估計也有幾分懷疑,帝王最忌諱的話題便是江山社稷,墨青溟更甚。若對他的江山產生威脅,哪怕隻有三分可能――即便是他最寵愛的女兒,恐怕也在劫難逃。”頓了頓,池幕不緊不慢道,“攻破謠言,最好的法子的莫過於創造另一樁謠傳。林麒,此事便委托你,若能扭轉輿論,至少能保永樂公主性命無虞。”
林麒道:“你做什麼?”
池幕靠著半舊的椅子,道:“我麼,正好閑來無事,去同秦懷瑾喝杯酒。”
林麒有些意外:“你與秦懷瑾相識?”
池幕微微一笑,並不答話。
為了刺探到第一手情報,認識一下又何妨?
燕京城郊,清透無垠的湖麵上,坐落著一座府邸。其格局雖不比城中的高門闊宅,其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卻別具情調。
白衣少年坐在湖邊柳樹下的大石頭上,腳邊插著釣竿,正在讀一本誌怪的書。不多久,興許是有些困乏,仰麵躺倒。巨石平整圓潤,躺著清涼解乏,很是舒爽。他之前看的那本書被拿來遮掩日光,就著剛剛看到的那一頁,翻開搭在臉上。
秦懷瑾果然像傳聞一般,喝茶釣魚看閑書。
柳樹上坐著一個清瘦的少女,正靠著樹幹閉目養神。窄袖勁裝掩不住她生來自帶的野性的氣息,纖瘦的腰背時刻都挺得筆直,敏銳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她是秦懷瑾的貼身侍衛江潯。據傳其敏銳若鷹,矯捷似兔,凶狠如狼,是秦璟然安置在兒子身邊的保命符。
清風掠過,她似乎從這風中嗅到不尋常的氣息,猛地睜開眼,眼眸清亮無比,如同山林深處,最幽邃靜謐的潭。潭水深處又透出淡金色的光來,清透無比。
那眼珠忽的一轉,視線落在兩百步步外的一片樹蔭裏,眸光陡然一冷,周身散發出無聲的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