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散(1 / 2)

明月當空, 皎潔如雪。

白梨梨站在窗前久久不能平靜,老太監的話縈繞在耳邊,郝連錦瑟悲劇的一生仿佛一幅幅畫麵展現在她的眼前。

“金醉酒啊,是三小姐給老奴的方子,可這方子的原主,便是那位書畫先生。想來那書畫先生也是對三小姐動了心思,三小姐那麼美,那麼好的人,不動心思才不正常。”

“據說那方子是書畫先生祖上傳下來的, 到了書畫先生這一輩,已經沒人懂得釀酒了。老奴之前也釀過酒,不過都是些鄉下的土方。承蒙三小姐不嫌棄, 還說老奴釀的果子酒好喝。三小姐後來把方子給了老奴,說萬一哪天老奴不願意伺候花兒了, 也可以在坊間憑著做酒的手藝吃口飯。”

“托三小姐的福,老奴最終還是吃上了釀酒的飯, 若沒這個手藝,老奴哪能活到今天。老奴進了宮,試著將方子製作了出來,沒想到酒味芬芳,竟然被南梁先帝看上了, 老奴在宮裏也漸漸有了名氣。南梁先帝讓釀酒坊的人跟著老奴學釀酒,可是他們怎麼也釀不出這個味。”

“嗬嗬,何時發酵, 何時儲存,加多少料,何時啟封,老奴都是憑著嗅覺,他們如何能學的出來。來學釀酒的一批又一批,都無功而返。老奴自打進了釀酒坊,見三小姐的次數便更少了。”

“老奴一有時間便到花房四周溜達,就是為了能夠見一見三小姐,知道她是否安好。那一日,恰好見到三小姐抱著娘娘您在梨花樹下賞景。娘娘您睡在繈褓中,老奴聽到三小姐喊您的名字。想來,娘娘也不知道名字的來曆吧。”

她何止不知道名字的來曆,連哪月哪日生的都不知道。

老太監告訴她,她生在二月,正是梨花開的季節。不過她的名字並非是因為梨花開得名,而是書畫先生最善最喜畫梨花,她的娘親也最喜畫梨花,就此得了這個“梨”字。

“那日,三小姐很悲傷,不停的哭泣,老奴不敢打擾三小姐,便藏身花房一隅,本想等著三小姐平靜下來,再過去勸她。平日裏都是蓮妃娘娘與三小姐一起的,那日不知為何,並不見蓮妃娘娘。”

“老奴親眼看見,南梁先帝妄圖非禮三小姐,三小姐幾番掙紮,終是掙脫出來,抱起娘娘您便逃了。那日南梁先帝也不知怎的了,眼看著三小姐逃走卻並沒有追上去。他的腿好似邁不動,晃了幾晃便摔倒在地。依老奴看,宮裏黑暗齷齪,隻怕是被人下藥了。”

“從此,老奴再也沒見過三小姐……”

“郝連一家遭遇不幸,奴知道是太後幹的。她以為做的天衣無縫,可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數年前的一個夏日,太後在花園中賞花時突然發狂,口中癲語,隨侍的十幾個宮女太監全被杖斃,包括太後身邊隨侍多年的大太監劉彪。那劉彪雖然跋扈,可他是個愛酒之人,時常與老奴討論製酒,老奴也給過他幾次金醉,他與老奴的關係倒還不錯。劉彪死的那日,老奴去送他了。趁著沒人,老奴買通了小門的守衛,藏身在恭桶中去了後山坡。”

“劉彪當時被打成重傷,其實並沒有死。十好幾個宮女太監滿身是血,就那麼被扔在小樹林。後來劉彪終究還是死了,傷的太重。死前告訴老奴,太後賞花時突然看見了三小姐從花中出來,變身成了花妖。太後狂喊,她殺死了三小姐,殺死了郝連一家,他們都是來找她報仇的。”

“老奴自打那時起,就暗中觀察太後。再後來,太後身邊的人隔一段時間便有人死於非命,隻怕又是聽到了太後的囈語,都是枉死的冤魂。”

“三小姐在世時,曾與老奴開過玩笑,若是有一天她走了,留下小小姐沒人照顧多麼可憐,若是老奴能盡一點力,那就幫扶一下。奴那時隻當是三小姐悲傷所致,並不曾將這話當真,沒想到,三小姐還是早走了。”

“老奴苟活幾十年,為的是找到小小姐,也就是娘娘您,可是奴能力有限,無計可施。再就是心中的仇恨,奴恨太後,恨她下狠手,不為三小姐做點什麼,老奴沒臉下去見她。”

“老奴最後求娘娘,今日就當沒見過老奴,老奴做什麼您都不要過問……”

白梨梨仰頭,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嗓子裏像是塞了棉花團子,窒息的難受。

*

翌日,出了意想不到大事。

景道勻前去拜訪裴晉,偶遇在花園裏散步的裴嬌,驚為天人,下半身不受控製,妄圖染指美人。

誰知美人是辣椒做的,一腳將景道勻踹到了水池裏。

本來嘛,被踹一腳無非就是丟了臉,可是這一腳踹的地方太正當。景道勻不止丟了臉,連命根都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