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祖墳冒青煙(1 / 2)

弗洛伊德說過,人的所有動機都來自於性的衝動。我說純粹是扯淡,就是因為西方人什麼東西都來自於性,所以文明古國中一個都沒有,一個個都是成天隻想著交配的野猴子,一直到近現代才出現文明。

要我說,人的所有動機都來源於吃,別的文明古國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是我大中華吃貨帝國絕對是如此。我們是一個最擅長吃的文明,中華文明的進化史同樣也是一本食譜的演變史。為了吃,我們努力創造了這個世界上最初燦爛的農耕文明。為了吃,我們的祖先開疆擴土;為了吃,我們的祖先皓首窮經。

外國人曾經如此評價中國:凡是被中國人逮到的東西,好吃的他們叫做食物,難吃的他們叫做中藥。

毫不誇張地說,吃才是我中華文明進步的原動力。

而今天,我有身體力行的證明了一個觀點——為了吃一頓帶鹹味的,我要把這個土著部落的文明進程提高一大截。

眼看著土著部落的黑人們獵也不打了,獸皮也不縫了。全出去幫我找大石頭。

搬回來之後,我就帶領著王強和佐倉聡太壘石灶。這一次我們準備弄一個一人高的燒窯。

先用大石頭如同搭積木一般,在地上壘一個灶台的雛形。然後用黏土作為粘合劑,一來粘連石頭,二來做密封處理。

這樣子其實石頭就相當於磚頭,黏土就相當於水泥。最後弄出來一個圓咕隆咚的燒窯,不得不說看上去醜爆了。但是密封性非常不錯,用火烤幹之後,竟然也非常結實。

第一步的燒窯就算是成型了,然後就是造一個大缸用來裝水和泥。

本來這個村子裏麵根本就沒有水源,也沒有盛水的容器。土著人想要喝水都得走出老遠,或者常備一些水果之類的。

所以我想就地和泥基本找不到水,隻能先弄出來一個裝水的工具。

當然,大水缸可不比我們之前弄得那種小水壺。要知道,在沒有陶輪的現在,塑形隻能靠捏。而捏一個能裝幾十升水的大水缸,這個根本就不是手藝的問題。

當然,古人沒有電機轉動的陶輪,人家照樣能弄出來水缸,現代人沒道理弄不出來。我其實也知道辦法,這還是從我農村的爺爺那裏學來的呢。

以前家裏窮,生活在農村如果需要什麼生活物品都是自己手工打造。我爺爺年輕的時候上過大學,是正經的金屬冶煉專業,可惜畢業之後趕上上山下鄉,結果當了一輩子知青。

憑借著專業知識和自己的摸索,爺爺當時可是十裏八村有名的木匠外加鐵匠,燒陶也是一把好手。自己用的家具、灶台,水缸什麼的都是自己弄得。

我小時候就看他弄過,大型的水缸胎形根本不是捏出來或者用陶輪轉出來的,而是把陶土揉成一個粗長條,首尾相連捏成一個環狀。

做出十幾個類似的環狀物,內經需要差不多。然後就像是壘積木一樣,把這些環一層一層的壘起來,最後就成了一個又粗又深的水缸胎形了。

現在仿製,原理上沒有任何難度。我們幾個人又開始了和泥大業,還別說,一群人圍成個圈把泥巴捏成不同的形狀,最後弄的滿身都是泥點子,竟然還頗有童趣。

最後我們弄出了三個水缸的初胎,每個看樣子都能裝半噸水。

之後就是送到窯裏麵燒製了,接下來這個過程有點漫長,我們隻能等待。黑人村長打法其他族人該幹嘛就幹嘛去了,但是自己卻守在燒窯旁邊,黑亮的眼睛盯著從裏麵透出的微微火光,我竟然從那眼神中看到了虔誠。如果現在黑人村長對著這個燒窯跪下來磕幾個頭,我都毫不意外。

難熬的一天過去了,終於等到了開爐的時間。火焰已經熄滅了,但是人站在旁邊仍舊能感覺得到高溫,我們一幫人連帶著黑人村長都圍著站了一圈,眼巴巴的看著裏麵,終於等到溫度徹底降了下來。我們迫不及待的把燒出來的水缸拎了出來。

雖然外形粗鄙不堪,但是三個水缸至少看上去沒有漏的。當然,很多裂縫肉眼是看不到的,我提議試試。黑人村長立刻喊人來抬水缸,去附近的一個小河裏麵取水。

結果來了幾個土著,抬了幾下都沒抬起來。

我看到了這一幕,暗叫一聲失誤。

倒不是這些土著人抬不動這麼個水缸,關鍵是水缸的直徑太大,而且表麵又太過光滑。連個把手都沒有,人想要抬起來,根本沒有地方受力。

當然,千萬不能小看這些土著人的智慧。之前黑妹就會編草繩,說明這裏的土著人已經懂得使用繩子了。

黑人村長隻是看了看,就喊人拿來了一大堆編製好的草繩。讓幾個人抬起水缸,用繩子兜底捆了幾個來回,很快就弄出來一個繩兜,把水缸兜在了裏麵,再找兩個木棍從上麵穿過草繩,兩個人就能像是抬轎子似的把水缸抬起來。

於是就這樣找了六個人,抬著水缸就出發了。路上我以測量繩子的結實程度為由,直接蹲在了水缸裏麵,好好享受了一把古代官老爺坐轎子的感覺——說實話,非常不好,又顛又晃,我都有點暈船——哦,不對,應該是暈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