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晚清古井(1 / 2)

回去坐在自己的房間裏,祝少傑聚精會神的看著自己從村長家裏帶回來的村誌,而那本亂世醫典則被他放在床頭櫃上麵了。

村誌的確是記載了從明末一直到近現代的所有事情,不過唯獨沒有提及村裏的這個禁忌。

祝少傑主要看的就是清朝曆史,而且篤定事件發生的時間肯定不會太遙遠。

因為以前地域廣袤,人數還不如現在這麼多,想要遷徙村子根本不成問題,隻有近代為了躲避戰亂才會選擇安身立命,不考慮遷徙。

終於,在晚清曆史中祝少傑終於看到了這井的由來。

“晚清時期,大術士方葬天在此開鑿龍躍井,在井中發掘水晶棺材一口,方葬天說此處打井可保此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果然,無論旱澇,此井未曾枯竭,僅以此紀念大術士方葬天。”

原來這口井叫做龍躍井,從這裏以後,村誌就沒有在記錄其他的東西,晚清這個時期就已經是國家動蕩之時,做學問的已經沒有幾個了,所以才沒有繼續記載。

祝少傑收起村誌,嘴裏念叨著龍躍井這三個字,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從井中挖出棺材。多晦氣的一件事,按道理來說迷信的農村不應該繼續沿用這口井才對,難道就因為這口井裏永遠都有水,他們就一直忍受著嗎

祝少傑看繼續看下去也不會看到什麼東西了,於是就把村誌放到一旁,然後拿起了桌上的亂世醫典。

他才看了兩頁,才發現這本亂世醫典並不簡單,這本亂世醫典裏麵記載的東西太過特異,根據這本書的作者所說,是記載於戰亂時期,屬於偏方大全那一類的書。

而且裏麵還有不少的類似於厭勝之術這一類的記載,看來這個作者還是主張偏方治大病的主導人之一呢。

第一卷是山河卷,裏麵記載的陸地取藥,第二卷是觀海卷,裏麵全都是記載著海中精怪這一類的東西。

祝少傑頓時想起來,這觀海卷中可能有如何對付禁婆這種東西的手段。

當即按照目錄翻到觀海卷,觀海卷裏麵還有圖解,翻著翻著,果然找到了禁婆。

“北海有人,長發垂腰,身姿婀娜,無麵,前後皆黑發,常於雨後上岸,以歌聲異像勾引往來之人,拖入海下分而食之,常有人以漁網覆之,點火燒之,得碎骨熟肉,可入藥,專治小兒夜啼,口涎中風之事。”

“欲治禁婆,須以山中大鹽覆之,或以漁網覆之,取火焚燃。”

看到這裏,祝少傑合上書本,山中大鹽指的就是礦鹽,這禁婆本來就是海裏的東西,屬於海鮮,怎麼會怕海洋裏麵的鹽。

可是礦鹽就不一樣了,礦鹽都是取自千米以下的地麵,禁婆怕這個東西屬於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所以這東西還是挺有科學依據的,反正祝少傑就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隻不過不論是礦鹽還是漁網捕捉,說起來都不是太現實,畢竟禁婆實力強弱誰也不知道,村裏都是老弱婦孺,祝少傑不能讓他們以身犯險。

而且那口老井,除了靠近它的人可能會有危險,其他的全都沒有什麼問題,雖然禁婆隔三差五騷擾一下自己,可是隻要自己小心提防,問題應該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