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演出那個年代的味道(1 / 3)

滕文翼坐在監視器後麵,目光炯炯的看著屏幕當中一眾演員的表演,這是開機之後的第一場戲,第一炮能不能打響,至關重要。

滕文翼拍戲和別的導演不同,很多導演都更加習慣,按照時間,場景,天氣,甚至演員的情況來安排拍攝計劃,滕文翼則顯得格外傳統,他喜歡按照故事的展開拍攝,也就是按照劇情,按部就班。

這樣雖然會拉長拍攝的周期,但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演員能夠更加容易的進入角色,不用擔心會出現跳戲的狀況。

比如,前一場戲,這個角色明明已經死了,可是下一場戲,這個人又要活蹦亂跳的出現在鏡頭前麵,沒有經驗的新人演員,怕是都會不禁生出一種穿越之感。

今天拍的第一場,就是鍾躍民和周曉白的第一次見麵。

宋錚扮演的鍾躍民這會兒正和他那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鄭桐,袁軍站在街頭,原版當中的開場,鍾躍民是跟著一群大院裏的孩子在土坡上玩兒打仗的遊戲。

不過宋錚將這段情節給改動了,在他看來,一幫半大小子還玩兒這種幼稚的遊戲實在是太違和了,透著一股子傻氣,怎麼看著都不像一轉眼就能溜大街上拍婆子的頑主。

宋錚這會兒的形象看著就透著一股子玩世不恭的氣息,頭上戴著一頂黃呢子軍帽,手扶著自行車車把,一條腿蹺在車的橫梁上,另一條腿撐住地麵,輪廓分明的臉上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驕橫之氣。

扮演袁軍,鄭桐的都是原版當中的演員,一邊一個站在宋錚兩側,頗似哼哈二將。

隻是這表情,動作~~~~~~~~

“CUT!”

剛剛開拍,滕文翼就喊了停,將剛剛拍下來的鏡頭倒回去,重新看了一遍,怎麼看都覺得別扭,倆人都是栽歪著身子,晃著條腿,斜著眼睛看人。

看著就好像~~~~~~~流氓!

滕文翼找到了毛病,招招手讓倆人過來,指著剛剛拍的鏡頭,對著兩人說道:“你們自己看看,有什麼不對的!”

宋錚也跟著過來了,站在兩人的身後,剛剛他光顧著抓緊自己的感覺了,根本沒注意到旁邊這兩位,現在一看,也覺得別扭得不行。

這那是頑主啊!

真成了流氓了!

燕京頑主,放在如今,也能算得上是一種文化了,他們經曆了現在的人無法經曆的殘酷,也擁有現在的人難以擁有的激情。

但是,頑主絕不等同於流氓。

燕京頑主是一種京味兒文化,不務正業是有的,不過未必是不學無術。

頑主最重要的是把玩兒當成正經事,得玩出花兒,得玩得兢兢業業,就是一種精神狀態和生存狀態。

嚴格來說,這個故事當中的鍾躍民等大院子女都算不上頑主,因為頑主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和鍾躍民這類大院子女為首的紅.衛兵鬥爭。

因為他們看不慣紅.衛兵為非作歹,肆意抄家,禍害百姓的種種行為,於是,在那個時代的四九城每天都上演著報複與反報複的行為。

像鍾躍民他們這樣的大院子女後來之所以也自稱頑主,那完全是因為,紅.衛兵這類曆史產物的退場,他們在政治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於是幹脆投奔了頑主大軍,但是為了有所區別,區別出他們和平民子弟之間的界限,他們又在頑主這個稱謂之上,加了個老兵的稱呼。

很多人都認為,所謂的頑主不過是一些地痞、流氓,專做壞事的閑人。

其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頑主與那些個小玩鬧有著本質的不同,頂級的頑主都是義薄雲天的好漢,有著自己的地盤,威震四九城,他們從不欺負弱小,危害百姓,頑主們混跡江湖,為的就是一個義字,他們愛憎分明,有情有意,仗義明理,誠實守信,而且身手了得,刀法一流,他們維護著自己和自己弟兄們的利益,不受別人的欺淩。

這才是頑主。

而扮演袁軍,鄭桐這倆年輕演員剛剛所表現出來的,和頑主這個身份完全沒有一丁點兒挨邊兒的地方。

滕文翼給倆人講了半天,講的是足夠細致了,但或許是因為有代溝的緣故,倆人依然還是一頭霧水,完全不能理解導演所說的那個時代的精神狀態,到底應該是個什麼狀態。

“小宋!你~~~~~~~~你給他們倆說說!”

滕文翼到最後也是服了,不過也能理解,畢竟那個時候的東西,現在的人確實很難理解,比如頑主、老炮兒、大院子弟、佛爺、碴架、拔份兒、盤道等等,這些詞語對於80後,甚至一些70後來說都是陌生的。

想到宋錚剛剛的狀態把握的非常好,幹脆讓宋錚來現身說法。

宋錚也不藏私,本來這戲就是1+1工作室投資的,戲拍的出彩兒,到時候,賺錢的也是工作室。

準備工作,宋錚自然做得特別充分,為了抓住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的感覺,在開拍之前,他還特意拜托了付彪,給他介紹認識了一個真正從那個年代走過,而且真正頂級的大頑主一一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