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女主角(1 / 3)

為新片挑選女主角,宋錚首先想到的就是張婧初,她有舞蹈功底,演打戲應該不費力,可問題是張婧初的長相不容易被歐美觀眾接受,他這部和獅門影業合作的電影,主要的攻略對象就是歐美地區,女主角不搭調,到時候,觀眾肯定不買賬。

同樣的道理,周訊也被PASS掉。

國際章倒是一個好人選,在好萊塢有一定的名氣,能拍打戲,可是一來身價太貴,二來人家估計也看不上他一個好萊塢新人執導的動作片,再者,宋錚還挺煩這個女人的。

再有就是範兵兵,可是範爺剛剛在國內打開局麵,在國際上就是小菜鳥一隻,最為重要的是,宋錚實在是不想招惹這個女人,能躲就躲。

看著紙上眾多女演員的名字,一個接著一個的被化掉,到了最後,宋錚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至於自家媳婦兒,宋錚從頭到尾都沒考慮過,演技太LOW,還懷著孩子,怎麼演啊!

成名演員不行,難道要選一個新人。

想到新人,宋錚的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一個名字。

湯維!

宋錚上輩子非常欣賞的一個大青衣,一個在氣質上能夠HOLD得住任何角色的女演員。

單論顏值的話,國內好些個花旦,刀馬旦,青衣分分鍾都能把湯維給爆成渣渣,可是要論氣質,國內的女演員還真就沒有幾個能殺的過她。

湯維給人的感覺屬於那種非常奇特的類型,她無論置身何等境地,皆能不疾不徐,篤定以待,即便內心再波瀾起伏,一片廝殺,她都能在掩蓋好兵荒馬亂後,從容出發。

如果說任何女人都能被固定在某一種類型範疇的話,那麼湯維就屬於那種不能被定義的,因為她有千百種樣貌:晨曦中醒來的慵懶,暮色四合時的傷感,陌生人麵前的拘謹,愛人眼中的玲瓏,少女時的一抹春意,成熟後的萬千錦繡,她就像是在人們麵前徐徐展開的,一幅參差多態的水墨丹青畫卷。

看著並不驚豔,但是那種舒服的感覺,卻能在不經意間沁到人的骨子裏去。

現在的湯維還籍籍無名,事實上,在出演那部幾乎讓她“身敗名裂”的《色?戒》前,她的演藝經曆乏善可陳。

或許她最開始從來都沒想過要從事演員這個角色,因為最初她的選擇是導演,一直到2001年,台灣戲劇之父賴生川來到中戲做客席講座,院裏選中當時導演係的幾名學生參與排演,湯維飾演的是五號病人的妻子。

她扮演的角色雖不驚豔,但對於人物超乎年齡與閱曆之上的深刻領悟,以及踏實穩健的台風,讓賴生川對其青睞有加。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湯維真正喜歡上了表演。

2005年,話劇《切?格瓦拉》複排選角時,湯維被推薦給導演楊亭,楊亭認為湯維氣質幹淨,有劇中女戰士需要的清爽與英氣,因此選定她出演正方女一號。

後來楊亭帶著湯維去韓國演出《切?格瓦拉》,她的腳扭傷了,卻沒有告訴任何人,簡單處理完畢,堅持把幾場戲演完,為了珍惜這次彌足珍貴的機會,她還把戲劇節所有的話劇都看了。

施施然,淡淡然,在別人那裏需要一驚一乍完成的事情,在她這裏就這樣被輕輕帶過,正是因為這種處變不驚,即使是後來因拍攝《色?戒》而引發的雷霆萬鈞,也最終被她波瀾不驚地消化掉。

2007年,她參演李桉導演的《色?戒》,在她的演藝生涯裏,這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標誌性事件。

李桉,這個溫文爾雅的男人,一旦執起導演的話筒,便猶如“魔鬼上身”,在啟用湯維前,他讓湯維去魔都熟習戲中所需要的各種技能:唱蘇州評彈、學打麻將,而後又分別在燕京和香江進行魔鬼式訓練,穿旗袍、看電影、苦讀各類相關資料,每天近10個小時、曆時3個月集訓之後,李桉首肯,這才答應與湯維簽訂演出合同。

《色?戒》拍攝期間,一共拍了118天戲,其中114天都在拍湯維,李桉慧眼識才,亦冒險博弈,把整部戲的成敗都押在湯維身上,她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除了全力以赴。

電影公映後,她絲絲入扣的細膩表演,受到業內人士和眾多觀眾的一致好評,影片亮相威尼斯影展時,獲得最高大獎——“金熊獎”。

隨後的第44屆報道金馬獎上,湯維亦眾望所歸,斬獲最佳新人獎。

但盛名有時就是一把雙刃劍,讓湯維在拍完《色?戒》後先享隆遇,再受重創,《色?戒》在成就她的同時,也輕易將她此前的成績輕輕抹去。

湯維的過往無人提及,仿佛她是一個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馬獎的頒獎台上,送給她的形容詞都是幸運、機遇,這些與自身努力無關的字眼。

或許湯維的確很希望成名,但顯然不是以否定自己的付出為代價。

2008年,湯維遭遇全麵封殺,事業完全停擺,那年她28歲,女演員的黃金時期,前途未卜,命運難測,遙遙無期的出頭之日,甚至從此或將萬劫不複。

後來,在經紀公司的安排下,她帶著全部身家去了英國,在異國他鄉,她將一切清零,衣著素樸,低調行事,沒有人知道她就是那個在大銀幕上嫋嫋婷婷、風情萬種的王佳芝,也沒有人知道她就是那個一夜之間聲名鵲起的湯維。

拋卻浮名,湯維將自己完全沉潛下來,悉心學習舞台劇,甚至不介意去街頭賣藝,並通過當羽毛球陪練掙得所需學費。

有人碰到彼時的湯維,驚訝於她一以貫之的淡定平和,眉宇間沒有愁雲慘霧的蕭索,沒有被打倒在地的怨懟。

為什麼要將一切都寫在臉上呢?

這世間波瀾,這命定劫數,若無法逃過,就讓它如夜空裏的流星在黑暗中劃過,所有的傷痕都隻刻在心上,疼也好,痛也罷,隱而不置一詞,更不必昭彰於天下。

滄桑注定不是用來老去的,它最好的功用是冶煉生命的琥珀。

在沉澱了兩年之後,湯維終於得到了一個出演小成本電影《月滿軒尼詩》的機會,並因此斬獲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獎。

而更大的轉機出現在2011年,她參演了《晚秋》,這部由韓國導演金泰勇執導、湯維和玄彬主演的電影,改編自1966年的同名影片,講述一位因為母親去世,而獲假釋的女犯,在西雅圖與一名男子邂逅的故事。

湯維憑借這部電影,在韓國“第47屆百想藝術大賞”上,以最佳女演員和人氣女演員兩項提名入圍,一舉奪下影後桂冠,也成為韓國“百想大賞”創立以來,第一個獲獎的外國人。

借助這部電影,湯維強勢回歸中國的電影市場,並受到主流媒體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認同。

當真是,山重水複處,柳暗花明時。

2013年,湯維與吳繡波聯袂主演《燕京遇上西雅圖》,一舉打破華語都市愛情片票房紀錄,2014年擔綱演出反映著名作家蕭紅一生的電影《黃金時代》,亦引起巨大轟動。